第二四九章 突袭阴山(一)
命令传出之后,高原和李瑛鸿也率领武安军团的骁骑军、胜捷军从代郡出发,经过了一天的行军之后,到达了诸闻泽边。
这时离上一战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而且不少士兵都是故地重游,一个多月以前的战斗还历历在目,因此也颇有一些感概。而没有参加这一战的士兵则纷纷打听这一战的情况,听参加过这一战的士兵指指点点,吹嘘这一战自巳是如何英勇杀敌,都十分羡幕。
三天之后,各路武安军的士兵都到达诸闻泽汇合,高原这才招集所有士兵,向他们宣布这一次出兵的目地进攻匈奴的阴山营地。士兵们听了之后,纷纷欢呼起来。
因为这一年以来,武安军连续击败燕国和匈奴,取得了极大的战果,全军的士气都十分高昂。赵国人本来就是悍勇好战,而且取胜之后,参战的士兵都得到了十分丰厚的奖赏,因此全军上下都有一种求战心切的心理,一听说这一次突袭阴山是去进攻匈奴,立刻人人振奋,而突袭阴山的风险,士兵们所知并不多,也没有几个人去想。
见全军的劲头十足,高原也十分高兴,休息了一夜之后,率领大军出发。
不过三万多军队,近十余万匹战马,动静当然不小,而且也不可能同时进军,因此高原也下令,四支骑军分别在前后左右行军,二支步军在中间,前后相距约十里的距离,左右相距约五里的距离,分头前进。
在路上一但发现了匈奴的牧民,全部就地杀死。虽然这样的做法有些残忍,但在这个时候是不能手软的,因为这一次是突击战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突然性,要打匈奴一个措手不及,在匈奴人还没有发觉的时候,就杀到匈奴的阴山营地。如果被匈奴事先知道,做好了迎战的准备,那么突袭战也就变成了遭遇战,就算武安军还能够取胜,自身也会遭受不小的损失。因此为了隐藏武安军的行踪,必须做到万无一失。中途遇到的匈奴牧民,就只能怨他们的命不好了。
大军出发之后,向北方直行,走了两天,绕到了阴山北面,大军才转向西行,沿着阴山山脉前进,因为行军的路线都己经事先就己经设定好了,沿途也有湖汩河流等水源,而且武安军的运气也很好,一路上都沒有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因此行军十分顺利,在第六天的时候,就和姜桓武派来接应的人员碰头。
这里己经是匈奴营地的边缘地区,距离乌梁素海的匈奴王营大约有一百二十余里的路程,而姜桓武的营地也就设在这里的一条小河边。因为姜桓武等人毕竟不是匈奴人,如果太深入匈奴的营地,那么被暴露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姜桓武可不敢冒这个险,还是在边缘驻扎安全一些。
当然边缘地区也有边缘地区的好处,姜桓武己经为大军找到了一个隐蔽的驻扎地区,是在阴山山脉的一个山谷里,这个地方十分隐蔽,可以容纳十几万军队,而且在山谷中还有一个小湖,大军在这里驻扎非常合适。因此和大军碰头之后,姜桓武带路,将大军领到山谷中。
这时大军己经连续五天赶路,平均每天行走的路程都超过了三百里,尽管是有双马换乘,但到这个时候也都己经是人困马乏,确实需要找一个地方好好的休息一下,因此在进了山谷之后,士兵们纷纷下马御甲解鞍,就地休息。
高原看了看这里的环境,三面环山,一面是出口,如果不是走到附近,根本就发现不了在这个山谷里隐藏着数万的军队。而小湖的面积并不大,但也足够士兵们饮用了。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驻扎休息的位置。不过尽管这个山谷十分隐敝,但高原还是不敢大意,因为越是接近匈奴的营地,就越是要小心谨慎,万一由于一时的大意而暴露了武安军的行踪,那可就是前功尽弃了。因此还是在谷口布置下了守卫的士兵,在山谷中也留下了相当一部份士兵挂曱枕戈,随时都准备战斗。而且高原还把两只红隼放飞到天空中,让它们在空中警戒。
布置好了这些事情之后,高原才和李瑛鸿、姜桓武、袁选、凌风等人一起协商下一步的计划。
姜桓武将一张地图铺在桌孑上,道:“我们这里距离乌梁素海大约还有一百二十余里的路程,但现在匈奴分成了好几个部份驻扎,从这里再向西走大约三十余里的路程,就有一个匈奴的营地,人数大约有一万五千左右,正好在通向乌梁素海的通道上,无论我们怎样选择道路,都不可能避得开这个营地。”
一边说着,姜桓武也一边在地图上指点,还拾了几颗小石头,放在地图上,示意自己和匈奴的位置。而众人看着地图,又听着姜桓武的讲说,脸色都不大好看,因为挡在路上的那个匈奴营地离乌梁素海至于还有八十余里的路程。就算武安军以最快的速度击败这一个匈奴营地,但也需要一二个时辰的时间,而这段时间里,匈奴人完全可以赶到乌梁素海去,向右贤王头须报告,并争取到一定的准备时间,那可就很麻烦了。
李瑛鸿喃喃道:“这可怎么办?只能打完了这个营地之后,再和匈奴的主营硬拼了,一二个时辰的时间,匈奴也不可能完全做好准备的,我们还是有很大的胜算。”
袁选也点了点头,道:“我看也只有如此了。”
高原笑了一笑,道:“难道我们一定要攻打这个匈奴的营地吗?草原有那么大,地方有那么宽阔,我的完全可以绕过这个营地,直接去进攻匈奴的主营啊。”
袁选道:“绕过这个营地当然是可以,但我们绕过了这个营地,那不是在我们的背后留下一个大患吗?如果这个营地的匈奴军队在我们绕过之后,从我们的背后杀上来,我们岂不是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危险了吗?”
高原笑道:“我己经打听过了,现在匈奴人都在分散放牧,诸备过冬的食物,聚集起来并不容易,就算在我们经过的时候,匈奴开始集结军队,至少也要一二天的时间,而这段时间就足够我们突击匈奴的主营了。等我们击败了匈奴的主营之后,再回头来迎战这支匈奴军队。”顿了一顿,高原又道:“但这样一来,我们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危险,因为一但我们不能迅速的击破匈奴的主营,同样会面临腹背受敌,因此我们必须要拿出背水一战的勇气来,一鼓作气击破匈奴的主营。”
李瑛鸿有点困惑,道:“一鼓作气我知道,但什么叫背水一战呢?”
高原这才想起来,背水一战还是在二十多年以后,由韩信指挥的,现在还没有这个词,因此解释道:“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背水列阵,己无路可退,因此士兵们就会拼力死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就叫做背水一战。尽管我们这一次并不是背水列阵,但也是腹背受敌,因此这一战必须拼力死战,才能击破匈奴的主营,然后再回头迎战背后的匈奴军队,取得全面的胜利。”
袁选点了点头,道:“不错,我看也只有这样了,我们就绕过这个匈奴的营地,直接去进攻匈奴的主营,我相信这些士兵们,一定能够攻破匈奴的主营,取得胜利。”
李瑛鸿道:“嗯,我也认为这样可行,就这么办吧。”
高原点了点头,道:“好吧,那么今天大家就好好的休息,明天一早我们就出发,所有的辎重都留在这里,全军都轻装上路,一口气杀到匈奴的主营去。”
袁选答应了一声,立刻去安排士兵休息。高原又对姜桓武道:“姜大哥,我们的士兵赶到这里来己经精疲力尽了,因此守卫放哨的事情,主要还是靠你们这些人。”
姜桓武道:“放心吧,我己经都安排好了,在谷口十里的地方,弟兄们都己经装成了放牧的牧民,一但发现有匈奴人向山谷靠近,就以狼烟为号,我们可以有准备。”
高原点了点头,道:“姜大哥果然想得周道。”
就在这时,只听天空中传来数声清脆的隼鸣,只见两只红隼己经降低了飞行的高度,上下盘旋不止。高原的脸色大变,红隼已经发现有人向山谷方向过来了。难道说自己才刚到这个山谷,就要被人发现了吗?因此高原也立刻吩咐李瑛鸿道:“瑛鸿,快去调集人马,马上出击,绝不能够放跑了一个人。”
李瑛鸿答应了一声,刚要去调集军队,但姜桓武拦住他们道:“先别急,看,狼烟己经起来了。”
果然见在东北方向有一道黒灰色的狼烟直冲向天空,姜桓武道:“只有一道狼烟,说明来的人并不多,应该好对付的。”
高原道:“就算是来的人数不多,但我们还是要多带一点人马去,有备无患。”
这时离上一战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而且不少士兵都是故地重游,一个多月以前的战斗还历历在目,因此也颇有一些感概。而没有参加这一战的士兵则纷纷打听这一战的情况,听参加过这一战的士兵指指点点,吹嘘这一战自巳是如何英勇杀敌,都十分羡幕。
三天之后,各路武安军的士兵都到达诸闻泽汇合,高原这才招集所有士兵,向他们宣布这一次出兵的目地进攻匈奴的阴山营地。士兵们听了之后,纷纷欢呼起来。
因为这一年以来,武安军连续击败燕国和匈奴,取得了极大的战果,全军的士气都十分高昂。赵国人本来就是悍勇好战,而且取胜之后,参战的士兵都得到了十分丰厚的奖赏,因此全军上下都有一种求战心切的心理,一听说这一次突袭阴山是去进攻匈奴,立刻人人振奋,而突袭阴山的风险,士兵们所知并不多,也没有几个人去想。
见全军的劲头十足,高原也十分高兴,休息了一夜之后,率领大军出发。
不过三万多军队,近十余万匹战马,动静当然不小,而且也不可能同时进军,因此高原也下令,四支骑军分别在前后左右行军,二支步军在中间,前后相距约十里的距离,左右相距约五里的距离,分头前进。
在路上一但发现了匈奴的牧民,全部就地杀死。虽然这样的做法有些残忍,但在这个时候是不能手软的,因为这一次是突击战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突然性,要打匈奴一个措手不及,在匈奴人还没有发觉的时候,就杀到匈奴的阴山营地。如果被匈奴事先知道,做好了迎战的准备,那么突袭战也就变成了遭遇战,就算武安军还能够取胜,自身也会遭受不小的损失。因此为了隐藏武安军的行踪,必须做到万无一失。中途遇到的匈奴牧民,就只能怨他们的命不好了。
大军出发之后,向北方直行,走了两天,绕到了阴山北面,大军才转向西行,沿着阴山山脉前进,因为行军的路线都己经事先就己经设定好了,沿途也有湖汩河流等水源,而且武安军的运气也很好,一路上都沒有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因此行军十分顺利,在第六天的时候,就和姜桓武派来接应的人员碰头。
这里己经是匈奴营地的边缘地区,距离乌梁素海的匈奴王营大约有一百二十余里的路程,而姜桓武的营地也就设在这里的一条小河边。因为姜桓武等人毕竟不是匈奴人,如果太深入匈奴的营地,那么被暴露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姜桓武可不敢冒这个险,还是在边缘驻扎安全一些。
当然边缘地区也有边缘地区的好处,姜桓武己经为大军找到了一个隐蔽的驻扎地区,是在阴山山脉的一个山谷里,这个地方十分隐蔽,可以容纳十几万军队,而且在山谷中还有一个小湖,大军在这里驻扎非常合适。因此和大军碰头之后,姜桓武带路,将大军领到山谷中。
这时大军己经连续五天赶路,平均每天行走的路程都超过了三百里,尽管是有双马换乘,但到这个时候也都己经是人困马乏,确实需要找一个地方好好的休息一下,因此在进了山谷之后,士兵们纷纷下马御甲解鞍,就地休息。
高原看了看这里的环境,三面环山,一面是出口,如果不是走到附近,根本就发现不了在这个山谷里隐藏着数万的军队。而小湖的面积并不大,但也足够士兵们饮用了。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驻扎休息的位置。不过尽管这个山谷十分隐敝,但高原还是不敢大意,因为越是接近匈奴的营地,就越是要小心谨慎,万一由于一时的大意而暴露了武安军的行踪,那可就是前功尽弃了。因此还是在谷口布置下了守卫的士兵,在山谷中也留下了相当一部份士兵挂曱枕戈,随时都准备战斗。而且高原还把两只红隼放飞到天空中,让它们在空中警戒。
布置好了这些事情之后,高原才和李瑛鸿、姜桓武、袁选、凌风等人一起协商下一步的计划。
姜桓武将一张地图铺在桌孑上,道:“我们这里距离乌梁素海大约还有一百二十余里的路程,但现在匈奴分成了好几个部份驻扎,从这里再向西走大约三十余里的路程,就有一个匈奴的营地,人数大约有一万五千左右,正好在通向乌梁素海的通道上,无论我们怎样选择道路,都不可能避得开这个营地。”
一边说着,姜桓武也一边在地图上指点,还拾了几颗小石头,放在地图上,示意自己和匈奴的位置。而众人看着地图,又听着姜桓武的讲说,脸色都不大好看,因为挡在路上的那个匈奴营地离乌梁素海至于还有八十余里的路程。就算武安军以最快的速度击败这一个匈奴营地,但也需要一二个时辰的时间,而这段时间里,匈奴人完全可以赶到乌梁素海去,向右贤王头须报告,并争取到一定的准备时间,那可就很麻烦了。
李瑛鸿喃喃道:“这可怎么办?只能打完了这个营地之后,再和匈奴的主营硬拼了,一二个时辰的时间,匈奴也不可能完全做好准备的,我们还是有很大的胜算。”
袁选也点了点头,道:“我看也只有如此了。”
高原笑了一笑,道:“难道我们一定要攻打这个匈奴的营地吗?草原有那么大,地方有那么宽阔,我的完全可以绕过这个营地,直接去进攻匈奴的主营啊。”
袁选道:“绕过这个营地当然是可以,但我们绕过了这个营地,那不是在我们的背后留下一个大患吗?如果这个营地的匈奴军队在我们绕过之后,从我们的背后杀上来,我们岂不是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危险了吗?”
高原笑道:“我己经打听过了,现在匈奴人都在分散放牧,诸备过冬的食物,聚集起来并不容易,就算在我们经过的时候,匈奴开始集结军队,至少也要一二天的时间,而这段时间就足够我们突击匈奴的主营了。等我们击败了匈奴的主营之后,再回头来迎战这支匈奴军队。”顿了一顿,高原又道:“但这样一来,我们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危险,因为一但我们不能迅速的击破匈奴的主营,同样会面临腹背受敌,因此我们必须要拿出背水一战的勇气来,一鼓作气击破匈奴的主营。”
李瑛鸿有点困惑,道:“一鼓作气我知道,但什么叫背水一战呢?”
高原这才想起来,背水一战还是在二十多年以后,由韩信指挥的,现在还没有这个词,因此解释道:“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背水列阵,己无路可退,因此士兵们就会拼力死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就叫做背水一战。尽管我们这一次并不是背水列阵,但也是腹背受敌,因此这一战必须拼力死战,才能击破匈奴的主营,然后再回头迎战背后的匈奴军队,取得全面的胜利。”
袁选点了点头,道:“不错,我看也只有这样了,我们就绕过这个匈奴的营地,直接去进攻匈奴的主营,我相信这些士兵们,一定能够攻破匈奴的主营,取得胜利。”
李瑛鸿道:“嗯,我也认为这样可行,就这么办吧。”
高原点了点头,道:“好吧,那么今天大家就好好的休息,明天一早我们就出发,所有的辎重都留在这里,全军都轻装上路,一口气杀到匈奴的主营去。”
袁选答应了一声,立刻去安排士兵休息。高原又对姜桓武道:“姜大哥,我们的士兵赶到这里来己经精疲力尽了,因此守卫放哨的事情,主要还是靠你们这些人。”
姜桓武道:“放心吧,我己经都安排好了,在谷口十里的地方,弟兄们都己经装成了放牧的牧民,一但发现有匈奴人向山谷靠近,就以狼烟为号,我们可以有准备。”
高原点了点头,道:“姜大哥果然想得周道。”
就在这时,只听天空中传来数声清脆的隼鸣,只见两只红隼己经降低了飞行的高度,上下盘旋不止。高原的脸色大变,红隼已经发现有人向山谷方向过来了。难道说自己才刚到这个山谷,就要被人发现了吗?因此高原也立刻吩咐李瑛鸿道:“瑛鸿,快去调集人马,马上出击,绝不能够放跑了一个人。”
李瑛鸿答应了一声,刚要去调集军队,但姜桓武拦住他们道:“先别急,看,狼烟己经起来了。”
果然见在东北方向有一道黒灰色的狼烟直冲向天空,姜桓武道:“只有一道狼烟,说明来的人并不多,应该好对付的。”
高原道:“就算是来的人数不多,但我们还是要多带一点人马去,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