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章 满园春色关不住
  刚跑进桃李园,苏檀儿等人便看见前面不远处,围着一大群人。
  陆金娘担心自家兄长的安危,几乎是提着裙摆,小跑着冲了上去。
  刚冲到人群外围,便听见里面有了拍手叫道:“好诗,好诗!好一句‘枝头朱雀轻声诉,风和日丽万事舒’!”
  什么情况?不是打起来了吗?
  陆金娘奇怪地想到,在丫鬟環儿的帮助下,从人群中挤了进去,却见人群里面,站着七八书生士子,中间还有一个老和尚,几个小和尚。
  那个老和尚正提笔在桌上写着什么,写好之后,转手交给身旁的一个小和尚,小和尚拿着便走到一旁的桃李树下,张挂了起来。
  周围围观的人顿时便又有人,大声念了起来:
  “相国三月花满园,”
  “风和日暖社稷安;”
  “满园春色留不住,”
  “红桃白李送香来!”
  念完后,当即便又大声叫起好来:
  “好,好,好一个‘满园春色留不住,红桃白李送香来’!”
  陆金娘还有跟在她后面挤进来的陈云梅、苏檀儿等人,听到叫好声,不由得微微愣了一下,不是说打起来了么?
  陆金娘转头四下寻找了一下,却没看到自家兄长,倒是在旁边不远的人群中,看到了兄长身边的书童九儿!
  陆金娘微微愣了一下,旋即便转头对身边的環儿低声吩咐了一句,環儿急忙点了点头,从人群中挤了过去,走到九儿身边,拉了拉九儿的衣服,低声说道:
  “九哥,小姐叫你。”
  九儿愣了一下,转头瞧着環儿,又顺着環儿手指的方向望去,顿时便瞧见了陆金娘,急忙跟環儿又朝陆金娘挤了过去。
  走到陆金娘跟前,九儿躬身行礼叫道:“小姐。”
  “我大哥呢?”陆金娘微微颔首,旋即问道。
  “呶,场上斗诗呢。”
  “斗……诗?”陆金娘愣了一下,旋即说道:“你说的打起来了,就是指这个?”
  “小姐,小人没有说打起来了啊。”九儿奇怪地瞪大了眼睛说道。
  “九哥你,你明明跟我说的,公子和人打起来了嘛!”環儿在一旁气急地说道。
  九儿愣了一下,旋即才又说道:“我说的是公子和人斗起来了吧?”
  “我说的斗起来就是指斗诗啦。呶,公子和新结识的沈公子,刘公子一起,正跟蔡四郎君他们斗诗呢。”
  “蔡四郎君?”陆金娘微微愣了一下,旋即问道:“哪个蔡四郎君。”
  “就是蔡太师家的四郎君。”
  “蔡太师?”陆金娘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转头紧张地朝自家大哥望了去,很快便认出来了大哥陆宰的背影,还有大哥身旁的另外两个书生。
  嗯,其中一个大概三十多岁,比大哥还要大上好几岁,可另外一个,怎么那么瘦弱?看起来像是还没有长大一样!
  而一旁的苏檀儿,瞧见赵桓时,却是两眼放光,欣喜地想到:他,他怎么也来了?
  而陈云梅,看赵桓和沈与求也有些面熟,下意识地转头朝苏檀儿望了一眼,却见苏檀儿一脸欢呼雀跃的样子,一下子便想了起来,那不就是前几日,自己在苏檀儿店里,匆匆见了一面那个小郎君么?
  嗯,自己身上穿的那个,听檀儿说,就是他府上的绣娘做的。
  想到这,陈云梅就感觉身上有些不自在,好像贴身穿着的内衣,似乎正被人轻轻抚摸着一样,脸颊上顿时飞起一团红霞来。
  而陆金娘却根本没察觉到苏檀儿和陈云梅的异样,正奇怪地问九儿道:“不是说斗诗吗?”
  “怎么大哥都没作诗,全是那个大师父在写?”
  “旁边树上挂着的那些诗,都是大师父写的吗?”
  “小姐,那大师父乃是相国寺住持方丈慧能大师,是双方的评判人。”九儿在一旁低声解释道。
  “为了保持公平公正,慧能大师亲力亲为,将双方的诗作,重新抄写一遍,然后张贴悬挂,请现场所有人,进行评判。”
  陆金娘恍然地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我们也可以参与评判吗?”
  “是的小姐,斗诗之前,那位刘公子便和蔡四郎君约定好了的,现场所有人,都可以参与评判,最终以支持人数的多寡,定优劣胜负。”
  陆金娘恍然地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这个法子,到不失公允。”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又问道:“哪一位是刘公子?”
  “就是,就是公子旁边那位小公子。”
  “小……小公子?大哥竟然以他为首?”
  陆金娘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一旁的苏檀儿和陈云梅,也回过神来,陈云梅更是轻轻地拉了拉苏檀儿的衣服,低声说道:
  “看不出来,你那位如意郎君,竟然也是位饱学之士呢?”
  “他不会也是来参加今年的科场大比的吧?”
  苏檀儿苦笑着摇了摇头,赵桓是当今太子殿下,他还用参加科场大比么?
  只是,自己之前可从来没听说,他还会写诗呢!
  难不成是请人捉刀代笔的?
  赵桓是太子,要找几个文人捉刀代笔,写几首诗词,应该很容易吧?
  另一边的九儿,听了陆金娘的话后,却是一本正经地说道:
  “正是。”
  “那,那个刘公子,都写了些什么诗?跟大哥认识多久了?”
  “回小姐,公子是在入园后,才跟刘公子结识的。”
  “入园后?”陆金娘顿时又瞪大了眼睛,微微皱了皱眉,旋即问道:
  “他是入园诗进来的还是捐香火钱进来的?”
  “是入园诗。”九儿低声回答道,然后才又轻轻地念道: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听了九儿念的诗,陆金娘不由得又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低声问道:“这,这真是那个小……刘公子写的?”
  一旁的苏檀儿和陈云梅,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苏檀儿在短暂地愣了一下之后,心里更是感觉有些好笑。
  赵桓一个太子殿下,怎么可能观察到台阶下的苔花呢?这很明显便是请人捉刀代笔的嘛!
  咦不对,赵桓才多大?比自己还小两岁呢,虽然已经加冠,并且被立为太子,但实际上,应该也还算是个孩童吧?
  既然是孩童,玩蛐蛐逗蚂蚁,那不正常么?
  这首诗读起来的感觉,还稍显稚嫩,写作者的年纪应该不是很大,说不定还真是赵桓写的呢,嗯,可能还是他前几年写的。
  加冠后,又被立为太子,赵桓应该是没时间再去观察到台阶下,树荫旁,大如米粒的苔花了!
  而且,捉刀代笔的文人,怕是也不敢写这种诗句来!
  毕竟,苔花实在是太卑微,太渺小了,那些捉刀代笔的文人,要是替太子写出这样的诗句来,怕不是转头便会被人寻个错处,打发出东宫去了!
  这样一想,苏檀儿却又觉得,这首入园诗,恐怕还真是赵桓写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