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二议
再说九月十二这天,赵光义和大臣们一如既往的上了早朝,处理着纷杂的国事,尽管大臣们看向赵光义的眼神中怪怪的,但却没有一个人敢显露出来。
正说着,一个太监突然从偏门走了进来,递给了赵灵儿一个竹筒。
赵灵儿不着痕迹的将他交给了赵光义,赵光义拆开一看,当即将竹筒扔了出去。
“好你个赵谷,竟敢公然造反!”
大臣们为之一愣,不知道赵光义又是抽的什么疯,齐齐看向了他。
赵光义指了指竹筒和里面的信件,道:“你们自己看吧。”
众大臣点头,便由执相吕蒙正第一个看了,看完后又传到了其他人手中。
却见此竹筒里共有两封信,全都来自于西夏,分别是夏国公夏微冰和安国公李继迁所书。
二人的书信倒也没有太大区别,总结起来就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西夏各部落承蒙赵谷想出了分草之法,对赵谷感激不尽,便家家户户在家里给他立下了长生牌,希望赵谷长命百岁,继续为大宋的建设做贡献。
二人的书信上还说,虽说赵谷定鼎了西夏,但西夏境内却不知在何时,又出现了另一股庞大势力,这个势力兵力雄厚,远非他二人能够抵挡,所以希望赵谷继续挂帅,保护西夏全境平安,让牧民们安心放牧。
大臣们看完此信,皆是震撼不已,他们这帮人就连眼睫毛都是空的,哪里还不明白夏微冰和李继迁的意思,他们这分明就是知道赵谷有难,想要保住赵谷啊!
试想一下,如果赵谷真的在西夏境内那么受百姓爱戴的话,赵光义若是冒然杀了赵谷,西夏百姓能同意吗?眼下西夏刚刚平定,说白了大权依旧在西夏人手上,若他们起兵造反,定鼎西夏岂不就成了一个笑话?
更关键的是,二人最后的意思也十分耐人考究,西夏境内何时出现了一股强大势力?就连夏微冰和李继迁都不是对手?这分明就是在扯谎嘛!
估计这二人是想通过这个势力威胁朝廷吧。一旦赵光义继续猜忌赵谷,他们便会暗中杀害朝廷派去西夏的官员,然后推到这个势力头上,若赵谷一日不得安全,他们便一日不会让朝廷接收西夏。
如此一来的话,这个名义上收复过来了的西夏,岂不就又成了国中之国,大宋徒有他的领土权,却一点控制权都没有。
骑虎难下!
这是众大臣看完书信后的感觉,大宋要想顺利接收西夏,赵谷此人便一定不能动,否则大宋绝不会再有余力第三次西征。也就是说,大宋要想接收西夏,就一定得让赵谷活得滋润。
要接受西夏,还是要杀死赵谷,这成了大宋朝廷必须的做出的选择。
但大臣们都知道,想要杀死赵谷的也只有赵光义一人而已,现在要看的就是他的选择了,他是会选择强大国力,还是会选择满足一己之私。
一时之间,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了赵光义身上,让他越发光火。
和大臣们想的不一样的是,赵光义觉得,赵谷竟然已经在西夏建立了如此威望,若假以时日,西夏恢复了国力的话,势必会对赵谷的势力越发壮大,到时他们里应外合,赵光义这个皇帝还能继续当下去吗?
也是在这一刻,赵光义越发坚定了杀死赵谷的念头,哪怕可能因此引发西夏叛变,可能让大臣么对他十分失望,他也不会回头。
于是乎,赵光义道:“你们都看清了吗?赵谷勾结西夏番邦,意图威胁大宋,现在你们还要为他加官进爵吗?依朕看来,还不如趁他还在大宋境内,直接将他斩杀掉为好。”
“可是陛下,西夏目前也是我大宋国土啊!西夏百姓也是我大宋子民,夏国公和安国公的做法虽然有待商榷,但作为臣子,却是有上书议论朝政的权利,依臣看来,他们不过是想保住赵侯爷而已,还望陛下宽容啊!”李符皱了皱眉,却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
赵光义眼睛一眯:“李爱卿,你这是在替赵谷求情喽?”
李符怡然不惧赵光义的威胁,道:“陛下,臣常闻,圣天子绝不不教而诛,且不说赵侯爷有功于大宋去,却无半点罪过,就算他真的犯了错,您也应该包容她、劝慰他,而不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治罪。”
“李符!”
赵光义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质疑朕!”
李符连忙低下头:“臣不敢,臣只是有话直说而已,还望皇上三思!”
冷冷一笑,赵光义道:“朕知道了,你曾和赵谷一起出使辽国,怕是那时候你们两个就狼狈为奸了吧?而且他曾经给你出过治理流民的注意,你二人的私交却是十分好啊!”
言下之意,便是李符之所以会替赵谷求情,完全就是因为二人狼狈为奸而已。
李符作为最正统的文人,又领着右谏议大夫的职位,哪里能容得赵光义如此诽谤他,当即就怒了。
“皇上,此话却是有些诛心了,臣身为右谏议大夫,言官之首,何话不能说的?皇上有错,臣自然能说,还请皇上收回刚才的话。”
赵光义继续冷笑:“朕却是忘了,你还是右谏议大夫,那好,朕便撤了你的右谏议大夫之职,看你还敢多说一句。”
说着,赵光义直接下达了圣旨,撤去了李符的右谏议大夫一职,李符则是气的说不出话来,从古到今,还真没有几个因言获罪的言官,而他李符今日却体会到了这个感觉。
狠狠一咬牙,李符颤抖着身体道:“既然要撤职,便请皇上将我的开封府府尹一职也撤了吧。”
“好,如你所愿。”赵光义也是动了真火,当即撤了李符的府尹之职。
至此,李符一惊完全成了一个白身,再也不是官员了。
其他官员见状,哪里敢多说半句,此时的赵光义仿佛疯了一般,哪里听的了别人的半句劝解。
正说着,一个太监突然从偏门走了进来,递给了赵灵儿一个竹筒。
赵灵儿不着痕迹的将他交给了赵光义,赵光义拆开一看,当即将竹筒扔了出去。
“好你个赵谷,竟敢公然造反!”
大臣们为之一愣,不知道赵光义又是抽的什么疯,齐齐看向了他。
赵光义指了指竹筒和里面的信件,道:“你们自己看吧。”
众大臣点头,便由执相吕蒙正第一个看了,看完后又传到了其他人手中。
却见此竹筒里共有两封信,全都来自于西夏,分别是夏国公夏微冰和安国公李继迁所书。
二人的书信倒也没有太大区别,总结起来就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西夏各部落承蒙赵谷想出了分草之法,对赵谷感激不尽,便家家户户在家里给他立下了长生牌,希望赵谷长命百岁,继续为大宋的建设做贡献。
二人的书信上还说,虽说赵谷定鼎了西夏,但西夏境内却不知在何时,又出现了另一股庞大势力,这个势力兵力雄厚,远非他二人能够抵挡,所以希望赵谷继续挂帅,保护西夏全境平安,让牧民们安心放牧。
大臣们看完此信,皆是震撼不已,他们这帮人就连眼睫毛都是空的,哪里还不明白夏微冰和李继迁的意思,他们这分明就是知道赵谷有难,想要保住赵谷啊!
试想一下,如果赵谷真的在西夏境内那么受百姓爱戴的话,赵光义若是冒然杀了赵谷,西夏百姓能同意吗?眼下西夏刚刚平定,说白了大权依旧在西夏人手上,若他们起兵造反,定鼎西夏岂不就成了一个笑话?
更关键的是,二人最后的意思也十分耐人考究,西夏境内何时出现了一股强大势力?就连夏微冰和李继迁都不是对手?这分明就是在扯谎嘛!
估计这二人是想通过这个势力威胁朝廷吧。一旦赵光义继续猜忌赵谷,他们便会暗中杀害朝廷派去西夏的官员,然后推到这个势力头上,若赵谷一日不得安全,他们便一日不会让朝廷接收西夏。
如此一来的话,这个名义上收复过来了的西夏,岂不就又成了国中之国,大宋徒有他的领土权,却一点控制权都没有。
骑虎难下!
这是众大臣看完书信后的感觉,大宋要想顺利接收西夏,赵谷此人便一定不能动,否则大宋绝不会再有余力第三次西征。也就是说,大宋要想接收西夏,就一定得让赵谷活得滋润。
要接受西夏,还是要杀死赵谷,这成了大宋朝廷必须的做出的选择。
但大臣们都知道,想要杀死赵谷的也只有赵光义一人而已,现在要看的就是他的选择了,他是会选择强大国力,还是会选择满足一己之私。
一时之间,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了赵光义身上,让他越发光火。
和大臣们想的不一样的是,赵光义觉得,赵谷竟然已经在西夏建立了如此威望,若假以时日,西夏恢复了国力的话,势必会对赵谷的势力越发壮大,到时他们里应外合,赵光义这个皇帝还能继续当下去吗?
也是在这一刻,赵光义越发坚定了杀死赵谷的念头,哪怕可能因此引发西夏叛变,可能让大臣么对他十分失望,他也不会回头。
于是乎,赵光义道:“你们都看清了吗?赵谷勾结西夏番邦,意图威胁大宋,现在你们还要为他加官进爵吗?依朕看来,还不如趁他还在大宋境内,直接将他斩杀掉为好。”
“可是陛下,西夏目前也是我大宋国土啊!西夏百姓也是我大宋子民,夏国公和安国公的做法虽然有待商榷,但作为臣子,却是有上书议论朝政的权利,依臣看来,他们不过是想保住赵侯爷而已,还望陛下宽容啊!”李符皱了皱眉,却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
赵光义眼睛一眯:“李爱卿,你这是在替赵谷求情喽?”
李符怡然不惧赵光义的威胁,道:“陛下,臣常闻,圣天子绝不不教而诛,且不说赵侯爷有功于大宋去,却无半点罪过,就算他真的犯了错,您也应该包容她、劝慰他,而不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治罪。”
“李符!”
赵光义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质疑朕!”
李符连忙低下头:“臣不敢,臣只是有话直说而已,还望皇上三思!”
冷冷一笑,赵光义道:“朕知道了,你曾和赵谷一起出使辽国,怕是那时候你们两个就狼狈为奸了吧?而且他曾经给你出过治理流民的注意,你二人的私交却是十分好啊!”
言下之意,便是李符之所以会替赵谷求情,完全就是因为二人狼狈为奸而已。
李符作为最正统的文人,又领着右谏议大夫的职位,哪里能容得赵光义如此诽谤他,当即就怒了。
“皇上,此话却是有些诛心了,臣身为右谏议大夫,言官之首,何话不能说的?皇上有错,臣自然能说,还请皇上收回刚才的话。”
赵光义继续冷笑:“朕却是忘了,你还是右谏议大夫,那好,朕便撤了你的右谏议大夫之职,看你还敢多说一句。”
说着,赵光义直接下达了圣旨,撤去了李符的右谏议大夫一职,李符则是气的说不出话来,从古到今,还真没有几个因言获罪的言官,而他李符今日却体会到了这个感觉。
狠狠一咬牙,李符颤抖着身体道:“既然要撤职,便请皇上将我的开封府府尹一职也撤了吧。”
“好,如你所愿。”赵光义也是动了真火,当即撤了李符的府尹之职。
至此,李符一惊完全成了一个白身,再也不是官员了。
其他官员见状,哪里敢多说半句,此时的赵光义仿佛疯了一般,哪里听的了别人的半句劝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