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徐光启取经
  又过了三五日的时间,这日卢飏正在家里给一些前来取经的村民搞打井培训,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来人自报姓名之后,让卢飏欣喜不已,这人是徐光启。
  对于徐光启的大名,卢飏如雷贯耳,其翻译的《几何原本》,卢飏书房里便有,只是现在才是万历四十六年,徐光启的原著《农政全书》还没有问世。
  不过卢飏刚到京师的时候打听过徐光启,当时听说他因为修历法被弹劾而去了天津种水稻,此时也不知为何又回到了京师。
  “徐翰林,你官复原职了?”
  这候 aime i43.com 章汜。徐光启中进士后被选为庶吉士,便一直在翰林院工作,直到被弹劾去职。
  “你认识老夫?”
  对于卢飏的热情,徐光启很是惊讶,相比于他徐光启的名声,因为福王就藩的事,其实卢飏的名声要更大。
  “呃,不认识,呃,不过我认识龙华民,听他说起过你。”
  卢飏随便找了一个理由搪塞。
  “龙会长啊,我听说他奉皇命找什么土豆、红薯之物,而且听说这还是你给圣上建言的?”
  卢飏闻言,心中有些尴尬,不过对于龙华民,卢飏却很不满意,都一年多了,这家伙还没运来土豆、红薯和玉米,这办事效率可够低的。
  想到这里,卢飏便问徐光启:“敢问徐先生,这龙会长可找到了?”
  “找到了,不过还在濠镜澳一带,运到京师还得三个月不止,你让陛下找这东西干什么?切莫劳民伤财。”
  徐光启抚须看着卢飏,眼神锐利。
  此时这些农作物也只是在美洲一带种植,在欧洲也没有推广,所以徐光启也不清楚这些作物的能量。
  “呃,土豆、玉米和红薯都是高产耐旱之物,而且不挑田地,在大明可以广泛种植。”
  徐光启因为在天津种植水稻的经历,让他对农学了解的很深,听了卢飏的话,自然可以知道这对于大明的重要性。
  “此话当真?”
  “玉米亩产和小麦差不多,但是成熟期短,可以夏播秋收,而土豆和红薯,若是好地,一亩地可以收千斤,而且不用太多的水,至于是不是真的,等那些作物到了,徐大人可以自己种。”
  卢飏知道徐光启是农学专家,便引导他种植推广这些高产的作物。
  “那是自然,若到了京师,我便向陛下请奏,现在西郊种植,若真如你所言,那便是造福天下的不世之功。”
  徐光启说着,眼神竟然有些憧憬,一亩产一千斤,那还了得,即使是江南的水稻,上等的田地,一亩地也才三四百斤。
  见徐光启上套,卢飏随后便岔开话题,问他来干什么。
  徐光启便说了自己在京师听说这里的农民打井浇田,还有一种能从井里往外提水的装置,神奇不已,徐光启心痒难耐,便寻来看个究竟。
  卢飏闻言,便带着徐光启去了附近的田里,看了自己设计的提水装置和打井的装置,徐光启看了,赞叹不已,心道这不就是自己正在翻译的《泰西水法》一书中的玉衡车嘛,忙问卢飏从哪里得知这装置的。
  因为《泰西水法》还没问世,所以卢飏自然不能说是从《泰西水法》上看的,只能胡诌道之前看过一本奇书,是讲泰西的一个大儒阿基米德的,上面便有这种装置。
  一听阿基米德,徐光启便信了八分,因为他知道泰西却有这么一个人,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墨子、鲁班一类的人物,造出这类的装置来也不稀奇。
  “少卿可想过将此法推广?”
  徐光启看到了这里面对于农业的好处,便想着推广,不过之前得问问卢飏的意见,毕竟这是人家发明的。
  “能让大明更多的百姓用上此物当然最好,不过我位卑言轻,此事还得上奏朝廷,让朝廷来推动此事。”
  卢飏自然想要将打井抗旱的思想推广到大明各处,那样至少能减轻些旱灾,但是因为之前福王就藩的事,他也不敢再去找万历皇帝。
  “此事好办,少卿可与我一起上疏,奏请陛下推广此法。”
  徐光启做官实在不合格,竟然没想到卢飏跟万历皇帝的过节,便让卢飏也上疏。
  卢飏自然推辞,随后便对徐光启说了自己的顾虑,徐光启这才想明白,随后又说,自己单独上疏即可,先探探万历皇帝的口风。
  卢飏随后又拿出这些装置的制作图纸,而且又将推广的章程一一写了下来,比如如何调动地方官的积极性,派技术员去各地推广,如何奖励等等。
  徐光启看卢飏写的详细,不仅甚为惊奇,特别是他看到卢飏精细明白的设计图纸,直呼卢飏大才。
  强牺 pddxsw.com 读牺。徐光启见卢飏可能是同道中人,便又问了卢飏一些天文历法的东西,等卢飏解答完,徐光启直接呆住了,一些困扰他多年的天文历法难题,卢飏一下子就给他点透了。
  “贤侄是从何处得知这些知识的?”
  徐光启惊讶的问卢飏,不过这一问可把卢飏问住了。
  卢飏愣了一会儿,决定还是将那个延庆山中的大儒再搬出来,管他老徐信不信,只要他信了就行。
  随后,卢飏又对徐光启一阵忽悠,各种现代理工科的基础知识包装之后,一阵狂轰滥炸,等到太阳下山,徐光启差点给卢飏跪下拜师。
  制大 制枭。“卢老弟大才,为兄不如也,愿常来求教,还请不吝赐教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