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现在是讨论颜值的时候吗
  顾逸疏要做什么,顾清仪虽然不能猜到十成十,却也有七分,怕是要借力打力,祁县的县令胆小,紧闭城门不出。
  但是若是有朝廷诏令呢?
  不迎战那就是违背朝廷命令,就可以正大光明把他换了。
  如果换作她的话,肯定不能在这样危险的形势下,就在眼跟前放个怕死无能的人。
  这些事情都有阿兄去操持,顾清仪最要紧的就是盯着坞堡的工事,洪茂这次交易带回来不少粮食,这让顾清仪心里的压力又松缓了些。
  只要胡人打不到晋阳,铜鞮,鹘州就还是安稳的。
  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铠甲。
  行军打仗不能穿一身布衣就冲上去,那死亡率就非常高了,为了保护将士安全才有了铠甲。
  现在比较流行穿筩袖铠、黑光甲、明光甲、两当铠、锁凯等甲胄。
  强牺 zhuishukan.com 读牺。不说别的,就说筩袖铠在南史中记载: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一石一百二十斤,二十五石多少斤?
  三千斤。
  筩袖铠坚硬无比,据说是用百炼钢制造。据记载百炼钢最早出现在东汉,春秋时期就有了炼钢技术。
  将发明的铸铁脱碳钢、钞钢和薄钢片反复折叠锻打的百炼钢技术,即便是现在农村地区还在使用这种办法。
  用这种钢制造铠甲,无疑要比铁甲精良,就是太费功夫了。
  从质量看,筩袖铠无疑很优秀,但是从时间看这一项就得暂时取消。
  除了时间成本之外,顾清仪还缺少精铁,坞堡是有铁,但是顾家又没有铁矿,铁这个东西全靠买,数量上自然会受限制。
  主要是大晋限制铁的销售,便是要买也得偷摸着买,所以很麻烦。
  没有路咱就另开辟一条路,毕竟除了铁甲钢甲之外,还有一种纸甲世人很少知。
  纸这种东西一般人的印象中是十分脆弱的,一戳就破,但是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智慧精于制造的前辈,就有人发明了纸甲。
  有典籍记载纸甲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但是真正的用于武装军队却是从唐朝开始。
  《唐六典》中就明确详尽的记述了唐朝十三种常见的铠甲,而纸甲就赫然名列其中。
  “襞纸为甲,而劲矢不可透。”
  能够抵挡劲矢的射击,可以看出纸甲的防御性能还是非常优秀的。
  宋朝时朝廷就曾专门打造三万副纸甲用于更新北方边境部队的军队装备,可见纸甲的可用性已经比得上铁甲,作为正常军用替换物资,那必须得质量过硬。
  不然士兵们穿着上战场,那不是白白送人头吗?
  顾清仪脑子里杂七杂八的东西太多了,从角落里拖出这段纸甲的记忆,还是曾经跟着朋友参观博物馆时被她强行灌输的知识。
  纸甲的优点很多,第一就是比铁甲更为轻便,打起仗来盯着几十斤的铁甲能跟穿着几斤纸甲的人进行长时间的比拼吗?
  体力的消耗,有时候也是制胜的关键。
  再有一个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现在的顾清仪来讲那就是省钱。
  要特别感谢爱科普的唠叨好友,曾经的唠叨倒成了她现在的救命稻草,如果知道有一天会穿越,这样的朋友就该多交两个。
  多多益善。
  纸甲的工艺还真的没多少科技含量,主要原料就是普通的纸张和布料,先将纸张与少量的布料折叠到一定的厚度,然后用锤夯实。如此往复之后,最终制成三寸左右的厚度,再通过裁剪与拼接,从而得到坚固的铠甲。这种铠甲可以抵挡弓箭、劲矢,据说浸过水后连火铳都能抵挡一二。
  纸,不缺,她有纸坊。
  布也不缺,她有染坊。
  裁剪拼接的绣娘也不缺,她有绣坊!
  什么叫天秀之子?她就是!
  哦,你要问纸甲有没有缺点?
  当然有,怕火!
  可现在还是冷兵器时代,热武器还没发光发热,所以不怕。
  顾清仪是个行动派,说做就做,敌人就要打到家门口,自家的部曲尤其是后来新招的还没铠甲护身,这怎么打仗?
  有命才能打仗,顾清仪亲自去了纸坊,当然鉴于她手工作业的速度堪忧,她动口林元青的儿子林岩动手。
  林元青还要准备木材修建坞堡,自然是无法分身,但是林岩这小伙子聪明,比他爹还灵活几分,顾清仪说的仔细,林岩脑活手巧,二人配合之下,几次试验休整,第一天就有了点小模样。
  纸坊不缺纸,将纸捶轮,叠成三寸厚,一定要夯实,做好之后每方寸还要钉四个钉子。
  锤子击打钉子的声音都是那么悦耳,虽然这第一遍做的有点粗糙,看上去有点惨不忍赌,但是确实硬度跟厚度都达到了,就是手艺还不熟练,所以外形不太好看。
  顾清仪心中很是有些激动,林岩更激动,接下来裁剪制甲的活儿的就不是他的了。
  钟自珍早就带着绣娘在一旁等待,顾清仪对于铠甲见过没做过,这个东西光眼睛看过还不行,还得是有缝制手艺的人才懂得尺寸与形状的剪裁。
  但是顾清仪怎么做的呢?
  让人把她阿兄的铠甲拿来,照葫芦画瓢嘛!
  这候 章汜。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制大 制枭。顾逸疏知道自己的铠甲被妹妹分尸后,听说他阿妹在做什么纸甲,惊愕之下觉得简直是胡闹!
  纸做的铠甲?
  这种东西怎么能挡住敌人的长枪刀剑,那不是一戳就透?
  顾逸疏虽然知道阿妹十分靠谱,但是天才也有犯傻的时候不是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