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用良心作保证
欢呼过后,吴岩大步走到拓跋狄跟前,看着拓跋狄的面容心头一梗,前脚被胡人攻城后脚又被胡人给救了,这到底怎么回事?
“在下阳曲县令吴岩,这位是县尉杜远,多谢阁下前来救援,不知将军大名,还请告知,我也好上书朝廷为将军请功。”吴岩不知道拓跋狄的来历,只能辗转询问。
拓跋狄自然听得出吴岩话中之意,他一点也不在乎,刚毅冷峻的面容上神色微微一缓,“我乃鹘州顾氏门下队正拓跋狄,吴大人杜县尉不用在意,我只是奉府上命令前来,阳曲危机虽然眼下已解,但是敌人未必不会卷土重来,两位大人只怕事务繁忙,拓跋狄还要回府复命,就此告辞。”
阳曲的城墙不算高大,甚至于还比不上顾府坞堡,更不要说跟晋阳洛阳这样的大城相比。
这次吴岩跟杜远能坚持这么久,可见二人是真的拼命守城。
拓跋狄还有打算,若不是怕阳曲失守对鹘州不利,他也不会特意拐弯来这一趟。
功成身退。
早些日子拓跋狄这些人还要考两条腿走路,短短半月的功夫,他手下的人已经一人一马,此时众人齐齐上马,马踏飞尘,翩跹而去。
吴岩此时才会回过神来,转头看向杜远,俩人的神色都有些惊异。
顾家?
是他们想的那个顾家吗?
并州地面上还有哪个顾家在鹘州?
只有他们想的那个顾家!
曾经并州是顾家的封邑,后来被朝廷收回大半,可赵王胆小怯战扔下并州几十上百万的百姓跑了,拯救他们的却是顾家。
二人心头的滋味莫名,但是那个顾家,祖上战功累累,征战胡人威风赫赫,敌人闻名便丧胆,所以当初并州赏赐给顾家做封邑,未必没有让顾家世代镇守之意。
几十年过去了,朝廷忌惮顾家,收回封地,困于惠康,哪想到最终他们这些朝廷官员还是被顾家所救。
杜远这样的武将一项慕强,自然是心中高兴,对顾家不仅不排斥,其实还暗暗心生向往。
但是吴岩这样的文官不同,他们这些人是朝廷命官,自然是为朝廷效忠。
可是要紧关头朝廷不闻不问,援兵一丝影子都见不到,救阳曲百姓的是顾家。
吴岩长长的叹口气,看着杜远,“杜县尉,拓跋队正的话有道理,眼下我们得修补城墙,治疗伤兵,万一敌人卷土重来……”
二人面色戚戚,不知道那时朝廷会不会有援兵到来。
若是没有,就会使再一轮的守城苦战,等到那时候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守得住。
毕竟阳曲不下,想要攻打晋阳除非绕路,但是绕路的话变数自然增多。
他们心里其实知道,敌人要是攻打晋阳,阳曲是绝对跑不了的,前途一片黑暗,他们这一群老弱病残,又该何去何从。
拓跋狄带人直往榆次,正好跟进驻晋阳的顾逸疏擦肩而过,与此同时李思与董大成带人继续北上前往阳曲,等他们抵达时,从吴岩口中得知拓跋狄前来救援的消息,二人面面相觑。
董大成还好些,对拓跋狄比较熟悉,但是李思知道这人是顾女郎手下的人,但是没想到这么勇猛。
照时间来算,拓跋狄早就离开顾府,不可能是得到了顾清仪兄妹的命令行事,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拓跋狄分析形势主动出手救援阳曲。
救援之后,留下鹘州顾府的大名,这就是为顾府扬威,正好跟顾逸疏此行的真正目的相合。
这个拓跋狄不简单。
这是李思第一个想法,胡人从来都是仗着高大勇健的身躯,擅长骑兵作战,打起仗来武力为先。
像是拓跋迪这样有勇有谋胡人不是没有,但是绝对不是大多数。
李思等人驻扎阳曲,吴岩跟杜远自然是欢迎的,但是欢迎过后也不免忧心忡忡。
当官多年,尤其是在并州这块土地上做官,他们想的反而更多。
选了这个么机会顾家卷土重来,便是杜远是个武官,也知道顾家肯定是另有打算。
吴岩跟杜远感激顾家来援,尤其是领兵的二人一个是安定郡李家的小郎君李思,大名鼎鼎。
一个是皇叔跟前的大将,董大成。
这候 .c o m 章汜。强牺 kenshufang.com 读牺。这二人不管哪一个都不是好相与的,吴岩跟杜远恨不能抱成团互相取暖,免得瑟瑟发抖。
顾家这是在跟朝廷掰手腕。
他们倒霉的冲锋在了第一线。
这是何等运气?
吴岩是个文官还有些瞻前顾后,杜远却是很快就做了决定,谁救了他救了阳曲一城百姓,只要不撤他的官,他就跟谁干了。
忠心朝廷,谁知道这一仗过后还有没有命在。
至少顾家有仁有义。
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文绉绉的话,他听不太懂,也不知道顾女郎说出这样的话又有何种心思。
但是他知道李思是安定郡李家颇有盛名的小郎君,他推崇这话,必然是有道理的。
立心他不懂,但是立命他懂。
制大 制枭。什么人会把如蝼蚁般的百姓当回事?
谁又会为这些蝼蚁费心,但是顾女郎说为生民立命,顾家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姑且一信,试一试又何妨,反正这条命是顾家捡回来的,就算是死了,也当是换了顾家的恩情了。
杜远洒脱很快就跟董大成混熟了,将阳曲县的军务交代的清清楚楚。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下阳曲县令吴岩,这位是县尉杜远,多谢阁下前来救援,不知将军大名,还请告知,我也好上书朝廷为将军请功。”吴岩不知道拓跋狄的来历,只能辗转询问。
拓跋狄自然听得出吴岩话中之意,他一点也不在乎,刚毅冷峻的面容上神色微微一缓,“我乃鹘州顾氏门下队正拓跋狄,吴大人杜县尉不用在意,我只是奉府上命令前来,阳曲危机虽然眼下已解,但是敌人未必不会卷土重来,两位大人只怕事务繁忙,拓跋狄还要回府复命,就此告辞。”
阳曲的城墙不算高大,甚至于还比不上顾府坞堡,更不要说跟晋阳洛阳这样的大城相比。
这次吴岩跟杜远能坚持这么久,可见二人是真的拼命守城。
拓跋狄还有打算,若不是怕阳曲失守对鹘州不利,他也不会特意拐弯来这一趟。
功成身退。
早些日子拓跋狄这些人还要考两条腿走路,短短半月的功夫,他手下的人已经一人一马,此时众人齐齐上马,马踏飞尘,翩跹而去。
吴岩此时才会回过神来,转头看向杜远,俩人的神色都有些惊异。
顾家?
是他们想的那个顾家吗?
并州地面上还有哪个顾家在鹘州?
只有他们想的那个顾家!
曾经并州是顾家的封邑,后来被朝廷收回大半,可赵王胆小怯战扔下并州几十上百万的百姓跑了,拯救他们的却是顾家。
二人心头的滋味莫名,但是那个顾家,祖上战功累累,征战胡人威风赫赫,敌人闻名便丧胆,所以当初并州赏赐给顾家做封邑,未必没有让顾家世代镇守之意。
几十年过去了,朝廷忌惮顾家,收回封地,困于惠康,哪想到最终他们这些朝廷官员还是被顾家所救。
杜远这样的武将一项慕强,自然是心中高兴,对顾家不仅不排斥,其实还暗暗心生向往。
但是吴岩这样的文官不同,他们这些人是朝廷命官,自然是为朝廷效忠。
可是要紧关头朝廷不闻不问,援兵一丝影子都见不到,救阳曲百姓的是顾家。
吴岩长长的叹口气,看着杜远,“杜县尉,拓跋队正的话有道理,眼下我们得修补城墙,治疗伤兵,万一敌人卷土重来……”
二人面色戚戚,不知道那时朝廷会不会有援兵到来。
若是没有,就会使再一轮的守城苦战,等到那时候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守得住。
毕竟阳曲不下,想要攻打晋阳除非绕路,但是绕路的话变数自然增多。
他们心里其实知道,敌人要是攻打晋阳,阳曲是绝对跑不了的,前途一片黑暗,他们这一群老弱病残,又该何去何从。
拓跋狄带人直往榆次,正好跟进驻晋阳的顾逸疏擦肩而过,与此同时李思与董大成带人继续北上前往阳曲,等他们抵达时,从吴岩口中得知拓跋狄前来救援的消息,二人面面相觑。
董大成还好些,对拓跋狄比较熟悉,但是李思知道这人是顾女郎手下的人,但是没想到这么勇猛。
照时间来算,拓跋狄早就离开顾府,不可能是得到了顾清仪兄妹的命令行事,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拓跋狄分析形势主动出手救援阳曲。
救援之后,留下鹘州顾府的大名,这就是为顾府扬威,正好跟顾逸疏此行的真正目的相合。
这个拓跋狄不简单。
这是李思第一个想法,胡人从来都是仗着高大勇健的身躯,擅长骑兵作战,打起仗来武力为先。
像是拓跋迪这样有勇有谋胡人不是没有,但是绝对不是大多数。
李思等人驻扎阳曲,吴岩跟杜远自然是欢迎的,但是欢迎过后也不免忧心忡忡。
当官多年,尤其是在并州这块土地上做官,他们想的反而更多。
选了这个么机会顾家卷土重来,便是杜远是个武官,也知道顾家肯定是另有打算。
吴岩跟杜远感激顾家来援,尤其是领兵的二人一个是安定郡李家的小郎君李思,大名鼎鼎。
一个是皇叔跟前的大将,董大成。
这候 .c o m 章汜。强牺 kenshufang.com 读牺。这二人不管哪一个都不是好相与的,吴岩跟杜远恨不能抱成团互相取暖,免得瑟瑟发抖。
顾家这是在跟朝廷掰手腕。
他们倒霉的冲锋在了第一线。
这是何等运气?
吴岩是个文官还有些瞻前顾后,杜远却是很快就做了决定,谁救了他救了阳曲一城百姓,只要不撤他的官,他就跟谁干了。
忠心朝廷,谁知道这一仗过后还有没有命在。
至少顾家有仁有义。
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文绉绉的话,他听不太懂,也不知道顾女郎说出这样的话又有何种心思。
但是他知道李思是安定郡李家颇有盛名的小郎君,他推崇这话,必然是有道理的。
立心他不懂,但是立命他懂。
制大 制枭。什么人会把如蝼蚁般的百姓当回事?
谁又会为这些蝼蚁费心,但是顾女郎说为生民立命,顾家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姑且一信,试一试又何妨,反正这条命是顾家捡回来的,就算是死了,也当是换了顾家的恩情了。
杜远洒脱很快就跟董大成混熟了,将阳曲县的军务交代的清清楚楚。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