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杀人灭口
颍王因为受了王氏的鼓动,听“观音菩萨”的指引,想用积德换来他俩人的儿子,便让杨嗣复暂时收手。
可已经收不住手的杨嗣复,只能悄悄找到太皇太后。
李奏拒绝与郭家联姻,执意要娶苏洛泱,太皇太后对他极不满,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在她看来,苏洛泱风头太盛、过于强势,大有武后把控高宗之势,不适合做后宫之主。苦口婆心劝了半天,李奏愣是没听进去。
面对垂垂老矣的太皇太后,杨嗣复信誓旦旦承诺,他们已经找到了齐王一伙的把柄, 可助力太后推倒齐王势力、扶李休复坐上皇位。
杨嗣复有信心, 有了太皇太后、王太后(李休复的亲祖母)两宫太后加持, 前朝后宫联手,让十二岁的李休复登基根本没问题。
自己凭从龙之功获得的权利,只怕比辅佐成年的颍王来得更大。
还不用担心小皇帝对自己来个兔死狗烹。
颍王尚在暗自窃喜不需自己命令,杨嗣复他们就已提前发动弹劾,却不知他们早暗中换了主人。
从黎明的刺杀开始,一直到弹劾三连,都进行得很顺利。
可应该急于摆脱关系的宋申锡和那个耿直路随站出来了,已经从齐王身上看到曙光的刘麟们站出来了,还有那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武将们也站出来了。
这就大大出乎杨嗣复、白敏中他们的预料。
杨嗣复暗中捏了把汗,庆幸自己提前换了个目标,要不真要被他们吓破胆了。他脸上挤出一抹掩饰自己内心慌乱的笑容:
“我不知诸位激动些什么?御史台就事论事,照章办事而已。难道这不是齐王所说的‘法治’?说大道理谁不会,不要法治到了自己头上,就开始推三阻四......”
他这话说得李奏还真不敢接。
裴煊不会做假账,李奏很自信,可苏元植确实是“夜入敌营”, 自己总不能说当晚自己也在吧?那苏知远手刃亲儿的事是不是也要抖出来?
苏家亲兵现已移交东都畿防御军,难保没有一两个背信弃义的渣滓。
这事万万不能让人往下查。
李奏等到大家都把实现投到自己身上, 他终于开了口:“今早发生的事比较多,中书省、门下省,以及大理寺、京兆府、金吾卫都牵涉其中。
我们就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争论上,刺杀案也好、弹劾案也罢,都要用最快的速度解决,相信会给各位一个答案。
至于本王子嗣问题......鲁哀公曾问孔子‘敢问为政如之何?’孔子对曰‘夫妇别,男女亲,君臣信。三者正,则庶物从之。’
夫妇各司其职,夫妻相敬相亲,君臣互讲信义,此三事能做得好,没有什么会不顺的。
本王已有心仪女子,亦许她今生今世。只因其仍在孝中,暂时不能娶她为妃。
既然有人以此弹劾本王,为表示对法治的恭顺,请宗正寺即日起,为本王与苏府伊阳郡主操办三书六礼,待其桃李年华,本王便与其完婚。”
说完此话, 他不等有人发表意见,径自站了起来,杨钦义急忙扯着嗓子喊:
“退朝!”
“殿下请留步,臣还有话说!臣要面圣!......大家先别走!”杨嗣复急了,他最关键的一個句话还没有说,他要提要求,他要面圣。
太皇太后正在太和殿等着他。
李奏充耳不闻,大步走了出去。他刚才说话戛然而止,就是不想在给杨嗣复他们反攻的机会。
宋申锡一拂袖子,鼻子里冷哼一声带头走了出去,大多数大臣也跟在后面陆陆续续走了出去。留下杨嗣复十几个人也没辙,他悻悻道:
“齐王这是想躲,没关系,你们回去便将所有证据提交中书省,我看他们能躲到几时?”
“这我们知道怎么做,你快去找太皇太后解释,看她老人家还有什么办法。”白敏中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也转身出了大殿。
裴煊直接去了苏府,关于苏元植的弹劾事关重大,他得让苏家早做防范。
进了苏府,他就见洛泱站在前院廊下,似乎知道他要来,迈着小碎步就迎了上来:
“裴表兄,我有事要告诉你。”
“我也有事要告诉你。不过,让你先说。”裴煊尽量让自己显得轻松,泱儿再有本事,在他眼里都是个小妹妹。
“我们的探子已经找到凶手所在,阿福去悄悄认过,那人确实躲在工部尚书杜悰府中。”
洛泱着急的说。这杜悰不止是工部尚书,他另一个身份是岐阳公主的驸马。
(以下内容很快替换)
829年[25]丙申(二十日),剑南西川节度使杜元颖奏报:南诏国侵犯边境。杜元颖认为自己过去曾担任宰相,文才高雅,因而自诩清高。他不懂军事,却专门积蓄财产,减削士卒的衣食供给。西南戍边的士卒衣食不足,纷纷到南诏国境内去掠夺偷盗,以便自给。南诏国反而赠送他们衣物和粮食,于是,西川的动静虚实,南诏国都能知晓。南诏国自从嵯颠执掌朝政,就密谋大举侵犯西川,西南的边防州郡多次向杜元颖反映,杜元颖一概不信。这时,嵯颠率兵来临,边防的城池毫无防备。南诏军队以西川的降卒为向导,袭击并攻陷了、戎二州。甲辰(二十八日),杜元颖派兵和南诏军队在邛州以南一交一战,西川兵大败。南诏乘胜攻占邛州。
虽然是帝家,但婚礼前后的礼节在如今民间还是经常可以看到,差别只是排场。主要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我们一个个来看。
纳采
到天地以及祖宗庙里搞了一大堆祭拜仪式后,皇帝命太尉为正婚使(太尉为三公之一),宗正卿为副婚使(宗正为九卿之一,皇室宗亲中有什么大事都会出面)。相关部门提前一天在太极殿内摆好道具,次日文武九品官员及蕃客(一般指外国使节)皆各就其位。两位婚使在门外路的东侧,面西而立。黄门侍郎引幡旗、节钺,中书侍郎拿制书,奏拜。
可已经收不住手的杨嗣复,只能悄悄找到太皇太后。
李奏拒绝与郭家联姻,执意要娶苏洛泱,太皇太后对他极不满,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在她看来,苏洛泱风头太盛、过于强势,大有武后把控高宗之势,不适合做后宫之主。苦口婆心劝了半天,李奏愣是没听进去。
面对垂垂老矣的太皇太后,杨嗣复信誓旦旦承诺,他们已经找到了齐王一伙的把柄, 可助力太后推倒齐王势力、扶李休复坐上皇位。
杨嗣复有信心, 有了太皇太后、王太后(李休复的亲祖母)两宫太后加持, 前朝后宫联手,让十二岁的李休复登基根本没问题。
自己凭从龙之功获得的权利,只怕比辅佐成年的颍王来得更大。
还不用担心小皇帝对自己来个兔死狗烹。
颍王尚在暗自窃喜不需自己命令,杨嗣复他们就已提前发动弹劾,却不知他们早暗中换了主人。
从黎明的刺杀开始,一直到弹劾三连,都进行得很顺利。
可应该急于摆脱关系的宋申锡和那个耿直路随站出来了,已经从齐王身上看到曙光的刘麟们站出来了,还有那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武将们也站出来了。
这就大大出乎杨嗣复、白敏中他们的预料。
杨嗣复暗中捏了把汗,庆幸自己提前换了个目标,要不真要被他们吓破胆了。他脸上挤出一抹掩饰自己内心慌乱的笑容:
“我不知诸位激动些什么?御史台就事论事,照章办事而已。难道这不是齐王所说的‘法治’?说大道理谁不会,不要法治到了自己头上,就开始推三阻四......”
他这话说得李奏还真不敢接。
裴煊不会做假账,李奏很自信,可苏元植确实是“夜入敌营”, 自己总不能说当晚自己也在吧?那苏知远手刃亲儿的事是不是也要抖出来?
苏家亲兵现已移交东都畿防御军,难保没有一两个背信弃义的渣滓。
这事万万不能让人往下查。
李奏等到大家都把实现投到自己身上, 他终于开了口:“今早发生的事比较多,中书省、门下省,以及大理寺、京兆府、金吾卫都牵涉其中。
我们就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争论上,刺杀案也好、弹劾案也罢,都要用最快的速度解决,相信会给各位一个答案。
至于本王子嗣问题......鲁哀公曾问孔子‘敢问为政如之何?’孔子对曰‘夫妇别,男女亲,君臣信。三者正,则庶物从之。’
夫妇各司其职,夫妻相敬相亲,君臣互讲信义,此三事能做得好,没有什么会不顺的。
本王已有心仪女子,亦许她今生今世。只因其仍在孝中,暂时不能娶她为妃。
既然有人以此弹劾本王,为表示对法治的恭顺,请宗正寺即日起,为本王与苏府伊阳郡主操办三书六礼,待其桃李年华,本王便与其完婚。”
说完此话, 他不等有人发表意见,径自站了起来,杨钦义急忙扯着嗓子喊:
“退朝!”
“殿下请留步,臣还有话说!臣要面圣!......大家先别走!”杨嗣复急了,他最关键的一個句话还没有说,他要提要求,他要面圣。
太皇太后正在太和殿等着他。
李奏充耳不闻,大步走了出去。他刚才说话戛然而止,就是不想在给杨嗣复他们反攻的机会。
宋申锡一拂袖子,鼻子里冷哼一声带头走了出去,大多数大臣也跟在后面陆陆续续走了出去。留下杨嗣复十几个人也没辙,他悻悻道:
“齐王这是想躲,没关系,你们回去便将所有证据提交中书省,我看他们能躲到几时?”
“这我们知道怎么做,你快去找太皇太后解释,看她老人家还有什么办法。”白敏中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也转身出了大殿。
裴煊直接去了苏府,关于苏元植的弹劾事关重大,他得让苏家早做防范。
进了苏府,他就见洛泱站在前院廊下,似乎知道他要来,迈着小碎步就迎了上来:
“裴表兄,我有事要告诉你。”
“我也有事要告诉你。不过,让你先说。”裴煊尽量让自己显得轻松,泱儿再有本事,在他眼里都是个小妹妹。
“我们的探子已经找到凶手所在,阿福去悄悄认过,那人确实躲在工部尚书杜悰府中。”
洛泱着急的说。这杜悰不止是工部尚书,他另一个身份是岐阳公主的驸马。
(以下内容很快替换)
829年[25]丙申(二十日),剑南西川节度使杜元颖奏报:南诏国侵犯边境。杜元颖认为自己过去曾担任宰相,文才高雅,因而自诩清高。他不懂军事,却专门积蓄财产,减削士卒的衣食供给。西南戍边的士卒衣食不足,纷纷到南诏国境内去掠夺偷盗,以便自给。南诏国反而赠送他们衣物和粮食,于是,西川的动静虚实,南诏国都能知晓。南诏国自从嵯颠执掌朝政,就密谋大举侵犯西川,西南的边防州郡多次向杜元颖反映,杜元颖一概不信。这时,嵯颠率兵来临,边防的城池毫无防备。南诏军队以西川的降卒为向导,袭击并攻陷了、戎二州。甲辰(二十八日),杜元颖派兵和南诏军队在邛州以南一交一战,西川兵大败。南诏乘胜攻占邛州。
虽然是帝家,但婚礼前后的礼节在如今民间还是经常可以看到,差别只是排场。主要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我们一个个来看。
纳采
到天地以及祖宗庙里搞了一大堆祭拜仪式后,皇帝命太尉为正婚使(太尉为三公之一),宗正卿为副婚使(宗正为九卿之一,皇室宗亲中有什么大事都会出面)。相关部门提前一天在太极殿内摆好道具,次日文武九品官员及蕃客(一般指外国使节)皆各就其位。两位婚使在门外路的东侧,面西而立。黄门侍郎引幡旗、节钺,中书侍郎拿制书,奏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