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 引以为鉴
  “大嫂,我不是同情他们,就是觉得心里不得劲。”王林喜闷头说道,“十几年的辛苦,一场横祸就赔了个精光,是谁心里也不好受。”
  刘氏也收了笑意,她刚体会到手有余钱心不愁的滋味,若是现在生意出了问题让她把银子全吐出来接着过穷苦日子,那……
  同情归同情,想起他们对大嫂做的事,刘氏硬着脖子说道:“天降横祸是因为老花家为人做事不地道,能怪得了谁?”
  “弟妹说的对。”王林喜也明白,花家这次是值得同情,但是他们亏了银子不好好想着怎么解决,却合起伙来给大嫂扣屎盆子,想着拿住大嫂的错处让大嫂出银子替他们填补亏空,可恨之极。
  蓝怡叹息一声,“二弟,三弟妹,做生意本就是担着风险的,所以咱们才要处处小心谨慎,考虑周到,防范风险。”
  刘氏担心问道,“大嫂,可这水匪哪是能考虑得到的?”
  蓝怡问王林喜,“二弟,你怎么看,这真的算横祸么?”
  王林喜认真想了想,摇头,“也不全是,行船的事我不太懂,但也跟船出去过几趟。老船把子对哪段路难行,哪段路有匪患还是心里有数的。花家人行船十几年,肯定也明白大雾天过过险路的风险,肯定不能都算在老天爷不保佑头上。”
  蓝怡微笑,“二弟说的不错,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悲之事必有行错之节。冬日河道水浅雾多本就难行,花家赶路定有他们的因由,但不估量自身的实力轻身犯险就是他们的行为有失考量了。《国语》上讲‘人之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意思就是要把别人或自己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警戒,避免重犯。二弟,三弟妹,你们要多想想他们为什么会出事,然后进一步考虑咱们的生意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蓝怡点到即止,王林喜认真点头应下,认真思考起来。
  刘氏则满眼小星星地看着蓝怡。“大嫂。你真有学问,这点事都能让你说出这一大串道理来。”
  蓝怡失笑,她这关注点完全不对好不好!
  刘氏拉着蓝怡的手。“大嫂,赵小胖他娘跟着你学认字,学得咋样了?”
  吴氏这段时间得空就往大嫂家跑,抱着本子学认字的事情村里人都知道。有人也拿这件事开玩笑,赵老抠的媳妇还许诺只要吴氏能给她写一块好招牌。她就给吴氏十斤好肉,为这事赵老抠差点没和媳妇打起来。
  “嫂子在家时良秀哥也没少教,嫂子学的认真,现在认识不少字了。”
  刘氏也是不认字的。她转转眼珠子,“大嫂,我也想学认字。你说成不?起码认字了我也能拿笔把家里花了多少钱、谁借了多少钱还没还记下来,省的老担心忘了。以后咱们出门。也能认得招牌,知道哪是哪。”
  若在以前刘氏是不敢想的,但是现在家里宽裕了不必再心疼买纸笔的钱,她才动了心思。
  蓝怡点头,“成啊,只要你想学肯学就成。”
  刘氏来了劲头,“恩!二妞妞她爹也认同我学字,我就怕自己脑子笨记不住。不过咱脑子再不好使,也比小胖她娘转得快,她都能记住,我还怕什么!大嫂,亚岁的时候咱们妯娌仨去城里转转,你帮我挑根中用的毛笔,我用不了还能给二妞妞用。咱们现在有钱了,二妞妞可不能跟我她娘一样再当睁眼瞎。”
  “不必用多好的毛笔,咱们去周家村集市那家杂货铺子买就成。”蓝怡笑道。
  王林喜跳下牛车,与路上一辆牛车错身而过,笑道:“大嫂,何必这么麻烦。咱们杂货铺子里就有现成的纸笔,东西好还便宜,我下次去了给你们带回来,妞妞她娘也想着学字呢,正好让跟三弟妹一块跟着大嫂学。”
  蓝怡和刘氏对视一笑,总忘记自己现在也是有铺子的人。
  “二弟,就算是自己的铺子,咱们也得按着规矩来,拿东西要记好账,别到了年底不能平账。”蓝怡叮嘱道。
  “大嫂,咱们自己的铺子,东西不就是自己的么,为啥还要记账啊?”刘氏奇怪地问道。
  “三弟妹,你刚才不是还说要学认字把自己花了多少银钱记下来么,铺子也是一样的道理,若是今天你拿点,明天他拿点,岂不是要乱了?凡事得有规矩,省的到时因为谁取的多谁取的少闹意见,那样影响生意影响情分就不好了。”蓝怡耐心解释道。
  刘氏这次听明白了,“是这个理,不是俗话说亲兄弟还要明算账么,更何况是咱们跟人合伙的生意。”
  王林喜也点头。蓝怡想了想又叮嘱道:“二弟,明日姥娘出殡后家里也就没什么事了,你跟夏大哥他们说说,关注一下最近水旱两路的运输安全,一切以稳妥为主。花家商船遇着的劫匪还没抓住,咱们可得小心着。”
  “好。”王林喜点头,心里琢磨着另外一件事,“大嫂,我看登州那边村里的义学,不光是男娃子能进去学字,女娃子也能去。我想跟为阳叔讲讲,让女娃子们也能入学,大嫂你说能成不?”
  这是大好事!蓝怡十分赞同,“这事朝廷也是发文支持的,二弟得机会就去跟为阳叔提提,最好明年开春就能让村里到岁数的女娃子入学。”
  在大周人眼里,女生外向,早晚是别人家的人,对女孩的重视程度比男孩要差很多。若是女孩子也能入学,她们的地位和眼界自然会开阔很多。
  刘氏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女儿入义学认字,可是这难度也是很大的,“咱们村里的义学统共就那几间屋子,要是女娃子们也去哪坐得下啊。要是再盖房子请夫子就得让大伙摊钱,肯定得闹不痛快。”
  这次不必蓝怡,王林喜就直接回答道:“这没有几个钱,盖房子可以让各家出工出料,一凑也就够了。再请夫子一年也就几两银子,到时再商量怎么个出法。能让女娃子识字,以后也能寻个更好的婆家,这个道理大伙都懂。”
  诸多好处中,蓝怡想到的更多的。大周的女子多数是没有正经名字的,家里的女娃子多了就被叫做大妮子、二妮子、大妞妞、二妞妞或者大囡、二囡等,嫁人之后被冠上丈夫和孩子的名字呼之,比如她就被人称为“林山媳妇”、“蓝氏”、“宝儿他娘”等,这实在是别扭。若是女子能入学,起码她们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名字,这无异于是巨大的社会进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