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原始做代购_241
事实上这次大家穿着出来的丝衣并不是完全分配给他们的,简单来讲就像是去影楼借衣服婚纱拍摄,属于有期限的服装。当这次交易结束了之后,丝衣就会变成部落的所有物,等待下次外出时拿出来充排面,因此大家争得只是外出跟第一次穿衣服的荣耀。
均码是个好码数。
不过要是交换衣服这样的东西,如果真的要决定,的确只能从首领跟巫这样的权力者之间选择,给其他人都容易产生矛盾。
交易很干脆,决定之后两个女孩子一个回去拿衣服,一个留在这里挑选喜欢的丝布。
回去拿衣服的还比了一下琥珀的尺寸,不过只比了肩膀跟个子,她们已经有尺寸的概念了,那个姑娘是用手来作为长度比划的。
挑选丝布的小姑娘最终选定了一匹染色较匀称的红布,然后静静等待着自己的同伴,她似乎对盐跟黑陶很感兴趣,只不过单单只是感兴趣,并没有买的意思,等到她的同伴过来把衣服递给他们,就干脆利落地走了。
看来大家互相买卖都是为了偷学技术,乌罗看着两个小姑娘走在路上就开始捏着线头观察的模样哭笑不得。
不过他们也没有资格说别人。
琥珀拿到麻衣后没有立刻上身,而是先检查了一番,有些嫌弃地撇撇嘴道“不软。”
其实这件衣服比硝制过的兽皮要软多了,这年头硝制皮的手段很粗劣,琥珀要不是最近在摸丝布,她碰到这样轻薄的麻衣绝对只有赞叹,而不是嫌弃。乌罗很认真地看着这件麻衣,发现它很紧实,几乎是密不透风的,不像是正常的织品那样有很自然的网格,倒更像是编织出来的毛衣。
难道这些不是纺织出来,而是编织出来的?
葛麻部落在外头接的活基本上都是帮忙缝补,或者用麻线绣上大致的图案,她们对饰品也很有研究,这种织衣服的手段想也知道是不会展露在外人眼前的。
有关于纺织这方面的知识,说乌罗是一知半解都算是多的,他悻悻地放下麻衣,决定把这个伤脑筋的问题丢给羲丝去想,他相信那个聪明的姑娘一定能从这些密密麻麻的纹路里得到灵感跟思路的,再不济也能刺激一把。
而且葛麻部落的版型很值得学习,就羲丝他们做的这些叫做衣服都实在是对不起衣服。
更为奇特的是,这种麻上还有一种淡淡的幽香,隔远了闻不到,不过凑近了还是可以嗅到的,真怪,麻会有香气吗?
嫌弃归嫌弃,琥珀还是很高兴地穿上了这件漂亮的麻衣,把她的丝衣塞在了里面。
乌罗跟婕替换了其他人看守摊子,宿簇还在连山部落的时候就见识过集市,加上他算是半个打工的,就老老实实跟着他们一块在摊子上迎接新客人。而乌罗把事情托给婕跟宿簇之后,自顾自地陷入了思绪之中,他已经来见过集市了,也大概知道各家都有什么东西,得考虑换些什么东西回去。
日月部落有个其他部落学不到的长处,那就是近,他们可以随时补充货源,而不必像其他部落那样卖完东西后就只能拿自己换到的东西去交易。
他们的人手可以不间断地生产跟运送,缺了什么,什么卖完了立刻就能补充。
所以现在只要考虑,到底要换什么东西回去。
如果能换技术回去当然很好,只不过乌罗不觉得葛麻部落有这么好心,而且他们现在的蚕桑事业还没有彻底发展起来,留到明年再考虑也为时不晚。
直至现在为止,部落里仍旧使用的是野蚕成茧而出的丝线,他们外头的森林里应该有不同种类的几种蚕,啃食的也是完全不同的树木。有一种块头大一些,抵抗力与生命力强于白色的,这类蚕的丝颜色土黄与灰青色,非常容易染色,不像白色的染色容易不匀。
乌罗把它们分成白蚕跟彩蚕,白蚕的蚕丝要较短,但更具有弹性,而且它们只会形成单独的蚕茧;彩蚕则不同,它们习惯抱团结茧,抽出来的蚕丝非常之长,有时候巨大得像个蜂巢。
这两种蚕都非常能生,一片叶子上多的时候密密麻麻有数百颗,少的时候也有几十颗,不过能活下来的基本只有一半。
它们生长得很快,之前造房子时,部落里烧过几棵连树冠的叶子都被吃光的大树,就是这些蚕的杰作。
如果就按照部落里五十来个人算,靠每个月定期外出捡外头那些野蚕其实就足够生活起居了,一件简单的衣服大概只需要两颗大彩蚕的茧或是二十颗小白蚕。这毕竟不是现代,一件真丝睡衣要花上三千多只蚕茧来精细反复地制作,再说两个时代的蚕个头大小都不相同,不能放在一起比较。
蚕丝的应用范围很广,除了衣服以外,绳子与弓弦的材质也需要它,好在那些基本上都是混合物,麻的占比要比蚕丝高许多,消耗不了多少。
如果就以一族吃饱全世界不愁的概念来讲,说不准他们收集完蚕茧之后还要定时为大自然清除一下虫害。
不过说到这点,其实乌罗也很疑惑,以前大家没用蚕丝,为什么反而没有发生虫害,现在用了蚕丝,却差点被吃断根了好几棵树,跑着还没比走着快是几个意思。
他倒是忘记了,以前人类没办法对付鸟类,生态链循环,蚕当然不会过分溢出,现在部落的陷阱跟弓箭对鸟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蚕虫所在的区域少了天敌,便开始泛滥。
乌罗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就把思绪回归到正题上,不管蚕虫泛滥多快,野生到底是不稳定的,要是想像葛麻部落那样,他们必须要养蚕才行。
这次丝衣的做工说快不快,说慢倒也不慢,乌罗拿出的工具已经是完成度极高的腰机了,就差在木棍上系上绳子,让她们捆在腰上工作。采集队分了一半人手出去,十来个女人日夜不停地干活,加上孩子们由阿彩领着加入到染色的行列之中,花了好几天赶出了三十块布来,一半用来做衣,一半用来贩卖,中间采集队也会外出去捡蚕茧回来烹煮成新的蚕线,绕是如此,仍是把部落里储存的蚕丝消耗殆尽。
整个过程最慢的地方却不是纺织,而是将两片布缝合起来。
不过部落里头是让闲着的女人们一人缝一边,这样就又加快了些。
当然,有一说一,便捷快速的结果就是染色不匀的屁帘。
染色的工艺几乎等同于无,他们外出去采来植物跟浆果放在陶罐里碾碎后用水冲泡,再把织好的布塞进去搅拌腌制,等到晚上挂起来风干。
要是没葛麻部落对比还好,偏偏有了对比,看起来就格外凄惨些。
衣服需要改进,野兽需要驯化,还有耕种的种子跟农具……
均码是个好码数。
不过要是交换衣服这样的东西,如果真的要决定,的确只能从首领跟巫这样的权力者之间选择,给其他人都容易产生矛盾。
交易很干脆,决定之后两个女孩子一个回去拿衣服,一个留在这里挑选喜欢的丝布。
回去拿衣服的还比了一下琥珀的尺寸,不过只比了肩膀跟个子,她们已经有尺寸的概念了,那个姑娘是用手来作为长度比划的。
挑选丝布的小姑娘最终选定了一匹染色较匀称的红布,然后静静等待着自己的同伴,她似乎对盐跟黑陶很感兴趣,只不过单单只是感兴趣,并没有买的意思,等到她的同伴过来把衣服递给他们,就干脆利落地走了。
看来大家互相买卖都是为了偷学技术,乌罗看着两个小姑娘走在路上就开始捏着线头观察的模样哭笑不得。
不过他们也没有资格说别人。
琥珀拿到麻衣后没有立刻上身,而是先检查了一番,有些嫌弃地撇撇嘴道“不软。”
其实这件衣服比硝制过的兽皮要软多了,这年头硝制皮的手段很粗劣,琥珀要不是最近在摸丝布,她碰到这样轻薄的麻衣绝对只有赞叹,而不是嫌弃。乌罗很认真地看着这件麻衣,发现它很紧实,几乎是密不透风的,不像是正常的织品那样有很自然的网格,倒更像是编织出来的毛衣。
难道这些不是纺织出来,而是编织出来的?
葛麻部落在外头接的活基本上都是帮忙缝补,或者用麻线绣上大致的图案,她们对饰品也很有研究,这种织衣服的手段想也知道是不会展露在外人眼前的。
有关于纺织这方面的知识,说乌罗是一知半解都算是多的,他悻悻地放下麻衣,决定把这个伤脑筋的问题丢给羲丝去想,他相信那个聪明的姑娘一定能从这些密密麻麻的纹路里得到灵感跟思路的,再不济也能刺激一把。
而且葛麻部落的版型很值得学习,就羲丝他们做的这些叫做衣服都实在是对不起衣服。
更为奇特的是,这种麻上还有一种淡淡的幽香,隔远了闻不到,不过凑近了还是可以嗅到的,真怪,麻会有香气吗?
嫌弃归嫌弃,琥珀还是很高兴地穿上了这件漂亮的麻衣,把她的丝衣塞在了里面。
乌罗跟婕替换了其他人看守摊子,宿簇还在连山部落的时候就见识过集市,加上他算是半个打工的,就老老实实跟着他们一块在摊子上迎接新客人。而乌罗把事情托给婕跟宿簇之后,自顾自地陷入了思绪之中,他已经来见过集市了,也大概知道各家都有什么东西,得考虑换些什么东西回去。
日月部落有个其他部落学不到的长处,那就是近,他们可以随时补充货源,而不必像其他部落那样卖完东西后就只能拿自己换到的东西去交易。
他们的人手可以不间断地生产跟运送,缺了什么,什么卖完了立刻就能补充。
所以现在只要考虑,到底要换什么东西回去。
如果能换技术回去当然很好,只不过乌罗不觉得葛麻部落有这么好心,而且他们现在的蚕桑事业还没有彻底发展起来,留到明年再考虑也为时不晚。
直至现在为止,部落里仍旧使用的是野蚕成茧而出的丝线,他们外头的森林里应该有不同种类的几种蚕,啃食的也是完全不同的树木。有一种块头大一些,抵抗力与生命力强于白色的,这类蚕的丝颜色土黄与灰青色,非常容易染色,不像白色的染色容易不匀。
乌罗把它们分成白蚕跟彩蚕,白蚕的蚕丝要较短,但更具有弹性,而且它们只会形成单独的蚕茧;彩蚕则不同,它们习惯抱团结茧,抽出来的蚕丝非常之长,有时候巨大得像个蜂巢。
这两种蚕都非常能生,一片叶子上多的时候密密麻麻有数百颗,少的时候也有几十颗,不过能活下来的基本只有一半。
它们生长得很快,之前造房子时,部落里烧过几棵连树冠的叶子都被吃光的大树,就是这些蚕的杰作。
如果就按照部落里五十来个人算,靠每个月定期外出捡外头那些野蚕其实就足够生活起居了,一件简单的衣服大概只需要两颗大彩蚕的茧或是二十颗小白蚕。这毕竟不是现代,一件真丝睡衣要花上三千多只蚕茧来精细反复地制作,再说两个时代的蚕个头大小都不相同,不能放在一起比较。
蚕丝的应用范围很广,除了衣服以外,绳子与弓弦的材质也需要它,好在那些基本上都是混合物,麻的占比要比蚕丝高许多,消耗不了多少。
如果就以一族吃饱全世界不愁的概念来讲,说不准他们收集完蚕茧之后还要定时为大自然清除一下虫害。
不过说到这点,其实乌罗也很疑惑,以前大家没用蚕丝,为什么反而没有发生虫害,现在用了蚕丝,却差点被吃断根了好几棵树,跑着还没比走着快是几个意思。
他倒是忘记了,以前人类没办法对付鸟类,生态链循环,蚕当然不会过分溢出,现在部落的陷阱跟弓箭对鸟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蚕虫所在的区域少了天敌,便开始泛滥。
乌罗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就把思绪回归到正题上,不管蚕虫泛滥多快,野生到底是不稳定的,要是想像葛麻部落那样,他们必须要养蚕才行。
这次丝衣的做工说快不快,说慢倒也不慢,乌罗拿出的工具已经是完成度极高的腰机了,就差在木棍上系上绳子,让她们捆在腰上工作。采集队分了一半人手出去,十来个女人日夜不停地干活,加上孩子们由阿彩领着加入到染色的行列之中,花了好几天赶出了三十块布来,一半用来做衣,一半用来贩卖,中间采集队也会外出去捡蚕茧回来烹煮成新的蚕线,绕是如此,仍是把部落里储存的蚕丝消耗殆尽。
整个过程最慢的地方却不是纺织,而是将两片布缝合起来。
不过部落里头是让闲着的女人们一人缝一边,这样就又加快了些。
当然,有一说一,便捷快速的结果就是染色不匀的屁帘。
染色的工艺几乎等同于无,他们外出去采来植物跟浆果放在陶罐里碾碎后用水冲泡,再把织好的布塞进去搅拌腌制,等到晚上挂起来风干。
要是没葛麻部落对比还好,偏偏有了对比,看起来就格外凄惨些。
衣服需要改进,野兽需要驯化,还有耕种的种子跟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