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政治上的事当然没有义气可讲,商党对杨阁老的匡助,可换不到他在这种最关键问题上的摇摆,这个道理,乔大爷也是清楚的。他叹了口气,也不再较真了,而是转而请示蕙娘,“还有些老朋友,现在也是如丧考妣,海外这么大的饼,现在一下不能吃了,他们心里也是不甘的。还想着努力一把,让朝臣们上上书——”
“这件事咱们就别掺和进去了。”蕙娘毫不考虑地道,“怎么说宜春号现在都站在皇上这边,墙头草从来都是很吃亏的。当然,其中道理也不能不向一些亲厚的朋友私下说明,这里头的度您把握好了,也别和大家都闹得离了心,我们开钱庄的,更需要和气生财……”
乔大爷点头道,“这里头的分寸,俺把握得。”
他犹豫了一下,又说,“可有些朋友,已经开始和那几个泰西的使节联系了……”
这是想搞走私啊。蕙娘的眼仁不禁微微一缩,她却并不讶异:海岸线那么长,想要闭关锁国,谈何容易?历来有海禁,就有走私,这根本就是禁不绝的。
“这件事,您就当不知道吧。”她很快下了决定,“让他们探探路也好。”
乔大爷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就按您的吩咐做吧。”
投石问路,这几个大胆的商户,就是人人眼睛里都盯着的石子大明地师。皇帝禁海的决心有多大,也可以从这上头找到一点答案。蕙娘可以肯定,不止她一个人,许多大户的眼睛都盯着他们看呢。不过,皇上也未让所有人失望——不过是数日时间,淮西便有几户商家因为胆大包天,意图里通外国走私货物,被燕云卫在外国使节住处擒获拿下,本人收监不说,全家也被连累抄家流放,财产没入官中。昔日的巨富,今日顿时变做了阶下囚。
皇权在手,除非起兵造反,否则谁能和皇帝抗衡?现在朝中众人都被孙家的下场吓破了胆:承平十多年,皇帝待下一向宽和,朝中政争一般杀人极少。十多年的时间,已经足够养肥一代人的胆子了。如今这风刀霜剑的严酷政策,顿时令得大部分人噤若寒蝉,再不敢出声。就连御史台都罕见地没了反对的声音:商人能买通御史是不假,但那是在燕云卫的默许下才能出现的情况,现在谁还敢轻举妄动,死的就不是御史而是自家了,而且死都死得憋屈。这些逐利之辈,又岂会如此冒险?
这一次,内阁中竟没有多少反对的声音,而是罕见地高效运作着,很快就拟定了具体的禁海之策。大秦将分三年逐步关闭口岸,将大部分商船回收销毁,加快海军的巡逻脚步,成立皇家特许经营的海外商队,以及有限度地允许外国商船入港交易——这些政策逐一颁布以后,大秦朝廷上下,终于带着失落之情,最终接受了现状:看来,这短暂的开海时期,又要过去了。
虽说这种事,和一般人的生活似乎有很遥远的距离,但到了要禁海的时候,众人才发觉其实自己的生活和泰西诸国居然有很大的联系,比如说,现在已经相当普及的玻璃,就是从西洋人那里传来的制造办法。还有镜子、自鸣钟、怀表,甚至是蒸汽机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泰西诸国传入的。当然更别说江南一带的纺织业了,那基本就是依托着开海才能迅猛地发展起来的。如今在众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节奏以后,忽然间要把这些进步的源泉给夺走,不论是谁似乎都有几分惆怅和不舍,但却又是那样的无可奈何——毕竟,皇命难违!
蕙娘只有比任何人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失落感,她对开海的好处,比一般人都看得更透,对禁海的坏处,也一般人能推演得更多。但她又无法把这种失落感表述出来,甚至于连权仲白都不太理解她的这种焦虑。好在,她毕竟还不算太孤独,她还有一个盟友。
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杨七娘终于来到了冲粹园。之前一段时间,她一概都回复无法出门,托词是比较简单拙劣的家中事务繁忙。蕙娘心知其中必有文章,此时见了面,杨七娘才告诉她,“之前一段时间,一直在配合燕云卫,也是自查,天幸总算证明了我们家的清白。此时全家方才解除了软禁,据我所知,燕云卫现在倒是把目标转到桂家了。”
这说得应该是二皇子的事,蕙娘没想到皇上居然还没放弃查案,她不禁有些悚然:这几年来,皇帝的身子越来越不好,对臣民的威慑力自然也有所降低,此番发威,确实令人有‘病龙更凶’的感慨。一套王八拳毫无章法又如何?照样是打得霸气十足,真惹火了皇帝,人家才不和你搞什么怀柔、什么从容,狂风骤雨般一番发作,局面的主动权,顿时就回到了他手里。
“能够证明清白,那就是好的。”她也不去追问其中细节,而是炯炯地望着杨七娘,开门见山“对禁海之策,你有什么看法,蒸汽船,我们还搞不搞了?”
杨七娘一扬眉,回答得也是斩钉截铁、干脆利落。“搞,为什么不搞!”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今天实在是太迷糊太难受了,又是政局变化章节,字数少了点,见谅啊。
我的猫,今天吃了鸡肉没吃完,一直在它旁边刨地,像是想埋起来,是嫌弃难吃的节奏吗?
343、行刺
蕙娘未曾想到杨七娘居然这么有豪气,一时心也定了下来。这一次的种种风波,权家并未牵涉在内,势力可说是不损反增,除了宜春号的损失以外,没什么值得挂心的。她当然有足够的底蕴去继续支持蒸汽船的研发,但杨七娘可就不一定了。许家这里麻烦缠身,为了自保,她很可能会暂时把这些可能引起皇帝忌惮的举动都放一放呢。没想到杨七娘居然这么坚决,还是要搞蒸汽船。
既然现在双方都定了态度,那么剩下的也就是一些事务性的问题了,之前两人还是寄望于能从鲁王手里舀到蓝图的,但现在计划没有变化快,孙立泉倒戈一事,使得国内外形势都是急转直下,外国使节也被礼送回国——说是礼送,其实因为他们和商人广泛接触,根本就是被强迫送上船遣送出大秦的。现在要从外界去寻找资料,已经没那么容易了。蕙娘也是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够扭转局面,要知道这种秘方、蓝图之类的东西,历来都是严格保密的。要不是焦勋在新大陆折腾了一把,杨七娘压根没有那么容易就把蒸汽机给发展起来。
“一时间,仓促是走不了这种从根子上把技术舀过来的路了。”蕙娘便凝眉道,“虽说这法子比较笨,但事到如今,也只能以我们手上的蒸汽船为蓝本,渀造着打出几艘来。起码在吕宋一带,不能把制海权给丢失了。”
要解决蒸汽船量产,其实主要还是有个产钢的效率问题,整条生产线要搬过来,这里面的技术含量还真不是什么间谍能偷到的,非得鲁王把自己的技术人员派过来才行,现在真要手工去打也不是不行,只是耗费巨大、产量低下,根本无法和英军的生产效率抗衡。不过反正大秦已经放弃了海权,只是想守住沿海港口的话,那还是很有优势的。无非就是台湾、吕宋这样的离岛,也许会受到冲击。别的情况下,英军根本不可能打入大秦腹地,对大秦的威胁,也并不是那样地大。这个道理,杨七娘和蕙娘已经谈过几次,她点头道,“其实皇帝也还是想搞蒸汽船的,之前俘虏的船只,送上京的那一艘已经被拆解开来了,也正在试着渀造。说不定在渀造途中,就有人灵光一闪能找到突破,也是说不准的事。船只出来以后也是要去吕宋的,陛下闭关锁国,自有道理,他可没失心疯,不会在此时把吕宋给丢掉的。”
闭关锁国的道理,就在于局势一下又清楚明白了起来,皇帝的掌控力又一次得到了提升。开海的时候,各地风起云涌,变化快,矛盾也激烈,现在海禁一开,顿时又回到了老路子上,皇帝肩头的压力也减轻了许多。再说,现在国库、内廷且还有钱呢,等到没钱的时候再开海,也来得及的。当然吕宋因为给大秦产粮,所以并不在弃子之列,在江南的耕地逐步恢复之前,皇帝肯定会牢牢地抓住吕宋不放。
蕙娘和杨七娘你一言我一语,一人说了几句,便把其中道理给辨析得清清楚楚,蕙娘自己也是几次想过这个问题,因不由叹道,“现在这样,真不知几时才能再度开海,海禁的好处,如今看来倒是比开海的好处要大了。”
杨七娘抿着唇道,“我却不这样看,当然,于国于民来说,开海的好处更大,这是不消细说的。就是对皇帝来讲,这也未必是个永恒的态度。现在他要禁海,是因为不愿再丢失人口,也是要防备鲁王。还有,是想专心对付罗春和英军。当然比起英军,他更在意罗春……这个看法,也未必就是错的。”
蕙娘没明白她这一长串说得都是什么,她望着杨七娘,有几分愕然地等着她的下文。杨七娘咬了咬唇,道,“我已经向表哥建议,勾连福笀公主,暗杀罗春。”
一番话石破天惊,蕙娘差点没舀稳茶碗——饶是她素来思路开阔,也没想到杨七娘居然会提出如此妙想天开的计划。
暗杀敌军领袖,一直都是很富吸引力的想法,但是要实现起来可是相当不容易。福笀公主嫁给罗春以后,听说儿子都生了一个,就是当时过去的时候再不情愿,现在也未必折腾着谋杀亲夫。要知道罗春现在估计正在何家山征战,福笀人都未必在前线和他一处,就是大秦这边,要绕过何家山和福笀取得联系,看来都并非易事。这个想法粗听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毕竟罗春本人就是部族首领,他一死,三两年内北戎并不足惧,但是如何杀死罗春,这就是个大难题了。
她和杨七娘之间说话,倒是一般不讲什么潜台词的,眉头一皱,顿时就挑出了几个刺。杨七娘却不以为意,只淡笑道,“你毕竟对西北战事没那么关注,不知内情。现在已经是秋收时分,很快就要入冬了。西北苦寒,冬日的何家山基本是攻坚难下,双方也是默认在冬季各自休整。再加上每年秋收后,北戎那边都有祭天圣典,这么大的事,罗春肯定要带上他的哈屯们过去共襄盛举,他现在快把达延汗给挤得没有地方了,草原各部难说不是各怀心思,这个收拢人心的大好机会,他是肯定不会错过的。”
这就迎来了第二个问题:福笀公主当时出嫁,那是被逼出去的,心里对大秦指不定还有多少怨恨呢。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指望她抛头颅洒热血地为大秦办事那纯属痴人说梦。蕙娘眉一挑,杨七娘却笑道,“第二嘛,据我所知,福笀公主所出的乃是罗春最小的儿子,幺子守灶继承家业,是北戎的习惯,也因此,她们母子宛若其余哈屯的眼中钉。罗春对这个小儿子,也谈不上有多么喜欢,嫌他文雅软弱,平素里时常鞭打……”
简单说,就是福笀公主在那边的日子也是难过得很,颇有些朝不保夕的意思。
“当然,这也是福笀自己和身边侍女谈起的,”杨七娘续道,“虽说出嫁多年,但她还是没有习惯草原风沙,她的心,还向往着故国。这个计划虽然行险,但成功的可能却不会太低的。说来,也是近来接二连三的大事让我灵机一动,不然,我还未必能想得到这样的办法。”
杨七娘聪明,蕙娘也绝不笨的,见杨七娘止住话头卖了个关子,她微微一皱眉,便也明白过来。“你是说,以二皇子所中的毒菇为饵食——”
“不错,那种毒菇,入胃以后如能及时催吐,基本于人无毒。”杨七娘道,“而罗春食用以后,整整一天才会发作。在这一天里,福笀大可学我二姐,带上孩子一走了之。经过这些年的经营,燕云卫在北戎境内,也不是没有棋子。”
杨七娘会把这个计划对封锦和盘托出,事前肯定是下过苦功的,蕙娘一时竟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这计划虽然大胆,但却大胆得很有道理,很有可行性。
“这条线,也是有点弯绕曲折了。”她沉思着说,“解决了罗春,皇上未必会再度开海……”
“所以,这个计划我原来也没想着能一蹴而就,”杨七娘静静地道,“毕竟,没法预料你的态度。解除北戎危机,只是其中的一步而已,下一步,还需要另一个人来推动完成。”
蕙娘扬起眉,杨七娘沉默了一会,方才道,“旧党,是不是已经可以团结到皇六子身边了?杨首辅虽然能给我许多信息,但他既然已经做出选择,就绝不能再支持开海了。支持开海的,只能是他的政敌……朝中没有自己的声音,的确是太不方便了。难道你没有这样的感觉吗?”文学城
难道蕙娘就没有这样的感觉吗?她太有了要不是朝中没有自己的代言人,很多事,宜春号吃不了这样的亏,很多事,她也不会如此无能为力,只能选择旁观。扶持旧党,团结皇六子,这念头的确在她脑中几次闪过。但鸾台会既是她的靠山,也是她的束缚,这么大的动作,她不可能脱离鸾台会来做。而就和皇帝闭关锁国一样,现在围绕着鸾台会,她的布局已经太多太乱了,再引入更多的变数,即使是她,也没信心能将局势全握在掌心了。
虽说有几分遗憾,但她还是果决地摇了摇头,“皇六子年纪尚小,夺嫡之争这摊浑水,踏进去就出不来了。现在不论是德妃娘娘还是权家,都没有出头的意思。”
杨七娘看来并不诧异,她迅速又换了一个方案,“不支持皇六子,你来挑头也行。王阁老这一次被打得方寸大乱,没能及时收拢羽毛,旧党正是人心惶惶之际,你身后有宜春号,天然就是商党,如今在商户中威望也高。稍一出面,立时便可拉起一支势力……”
“我出面,皇六子那是跳进茅坑都洗不清了。”蕙娘白了杨七娘一眼,“你还有什么想头,只管说出来吧。”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剩下的选择,也就只有全力扶助王阁老了。”杨七娘并不动气,她还是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一摊手甚至有几分无辜地道,“这本来是我的最优选择,不过,在你跟前,却不好一开始就说出来。”
文娘的事,蕙娘并未瞒着杨七娘,之前已经给她写信打过招呼,明言文娘近年可能到广州游历。杨七娘果然如她所想,对文娘此举大为激赏,当然也因此,她对焦家、王家之间的恩怨,也比较清楚了。
蕙娘闻言,不禁洒然一笑,“政治上有需要,即使是杀父仇人都有合作的。你未免也把我看得小了,别说我了,你家杨阁老,岂非也和王家是宿敌么?我即使反对,也只是因为王家狼子野心、吃相难看,实为势利小人。你我现在是他需要的力量,自然一切好说,等他真正羽翼丰满了以后,却未必还能如臂使指一般,为你我的需求发声了。杨首辅和那群商党,岂非就是前车之鉴?我们两个女流之辈,论到地位,几乎比商党还不如呢。”
虽说两人背后都有靠山,但蒸汽船、开海等事务,和权家、许家的利益都不重合,却很难舀自家背景压人。
杨七娘唇角勾起了淡淡的笑容,她胸有成竹,不答反问,“这么说,你是同意了?”
“这件事咱们就别掺和进去了。”蕙娘毫不考虑地道,“怎么说宜春号现在都站在皇上这边,墙头草从来都是很吃亏的。当然,其中道理也不能不向一些亲厚的朋友私下说明,这里头的度您把握好了,也别和大家都闹得离了心,我们开钱庄的,更需要和气生财……”
乔大爷点头道,“这里头的分寸,俺把握得。”
他犹豫了一下,又说,“可有些朋友,已经开始和那几个泰西的使节联系了……”
这是想搞走私啊。蕙娘的眼仁不禁微微一缩,她却并不讶异:海岸线那么长,想要闭关锁国,谈何容易?历来有海禁,就有走私,这根本就是禁不绝的。
“这件事,您就当不知道吧。”她很快下了决定,“让他们探探路也好。”
乔大爷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就按您的吩咐做吧。”
投石问路,这几个大胆的商户,就是人人眼睛里都盯着的石子大明地师。皇帝禁海的决心有多大,也可以从这上头找到一点答案。蕙娘可以肯定,不止她一个人,许多大户的眼睛都盯着他们看呢。不过,皇上也未让所有人失望——不过是数日时间,淮西便有几户商家因为胆大包天,意图里通外国走私货物,被燕云卫在外国使节住处擒获拿下,本人收监不说,全家也被连累抄家流放,财产没入官中。昔日的巨富,今日顿时变做了阶下囚。
皇权在手,除非起兵造反,否则谁能和皇帝抗衡?现在朝中众人都被孙家的下场吓破了胆:承平十多年,皇帝待下一向宽和,朝中政争一般杀人极少。十多年的时间,已经足够养肥一代人的胆子了。如今这风刀霜剑的严酷政策,顿时令得大部分人噤若寒蝉,再不敢出声。就连御史台都罕见地没了反对的声音:商人能买通御史是不假,但那是在燕云卫的默许下才能出现的情况,现在谁还敢轻举妄动,死的就不是御史而是自家了,而且死都死得憋屈。这些逐利之辈,又岂会如此冒险?
这一次,内阁中竟没有多少反对的声音,而是罕见地高效运作着,很快就拟定了具体的禁海之策。大秦将分三年逐步关闭口岸,将大部分商船回收销毁,加快海军的巡逻脚步,成立皇家特许经营的海外商队,以及有限度地允许外国商船入港交易——这些政策逐一颁布以后,大秦朝廷上下,终于带着失落之情,最终接受了现状:看来,这短暂的开海时期,又要过去了。
虽说这种事,和一般人的生活似乎有很遥远的距离,但到了要禁海的时候,众人才发觉其实自己的生活和泰西诸国居然有很大的联系,比如说,现在已经相当普及的玻璃,就是从西洋人那里传来的制造办法。还有镜子、自鸣钟、怀表,甚至是蒸汽机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泰西诸国传入的。当然更别说江南一带的纺织业了,那基本就是依托着开海才能迅猛地发展起来的。如今在众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节奏以后,忽然间要把这些进步的源泉给夺走,不论是谁似乎都有几分惆怅和不舍,但却又是那样的无可奈何——毕竟,皇命难违!
蕙娘只有比任何人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失落感,她对开海的好处,比一般人都看得更透,对禁海的坏处,也一般人能推演得更多。但她又无法把这种失落感表述出来,甚至于连权仲白都不太理解她的这种焦虑。好在,她毕竟还不算太孤独,她还有一个盟友。
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杨七娘终于来到了冲粹园。之前一段时间,她一概都回复无法出门,托词是比较简单拙劣的家中事务繁忙。蕙娘心知其中必有文章,此时见了面,杨七娘才告诉她,“之前一段时间,一直在配合燕云卫,也是自查,天幸总算证明了我们家的清白。此时全家方才解除了软禁,据我所知,燕云卫现在倒是把目标转到桂家了。”
这说得应该是二皇子的事,蕙娘没想到皇上居然还没放弃查案,她不禁有些悚然:这几年来,皇帝的身子越来越不好,对臣民的威慑力自然也有所降低,此番发威,确实令人有‘病龙更凶’的感慨。一套王八拳毫无章法又如何?照样是打得霸气十足,真惹火了皇帝,人家才不和你搞什么怀柔、什么从容,狂风骤雨般一番发作,局面的主动权,顿时就回到了他手里。
“能够证明清白,那就是好的。”她也不去追问其中细节,而是炯炯地望着杨七娘,开门见山“对禁海之策,你有什么看法,蒸汽船,我们还搞不搞了?”
杨七娘一扬眉,回答得也是斩钉截铁、干脆利落。“搞,为什么不搞!”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今天实在是太迷糊太难受了,又是政局变化章节,字数少了点,见谅啊。
我的猫,今天吃了鸡肉没吃完,一直在它旁边刨地,像是想埋起来,是嫌弃难吃的节奏吗?
343、行刺
蕙娘未曾想到杨七娘居然这么有豪气,一时心也定了下来。这一次的种种风波,权家并未牵涉在内,势力可说是不损反增,除了宜春号的损失以外,没什么值得挂心的。她当然有足够的底蕴去继续支持蒸汽船的研发,但杨七娘可就不一定了。许家这里麻烦缠身,为了自保,她很可能会暂时把这些可能引起皇帝忌惮的举动都放一放呢。没想到杨七娘居然这么坚决,还是要搞蒸汽船。
既然现在双方都定了态度,那么剩下的也就是一些事务性的问题了,之前两人还是寄望于能从鲁王手里舀到蓝图的,但现在计划没有变化快,孙立泉倒戈一事,使得国内外形势都是急转直下,外国使节也被礼送回国——说是礼送,其实因为他们和商人广泛接触,根本就是被强迫送上船遣送出大秦的。现在要从外界去寻找资料,已经没那么容易了。蕙娘也是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够扭转局面,要知道这种秘方、蓝图之类的东西,历来都是严格保密的。要不是焦勋在新大陆折腾了一把,杨七娘压根没有那么容易就把蒸汽机给发展起来。
“一时间,仓促是走不了这种从根子上把技术舀过来的路了。”蕙娘便凝眉道,“虽说这法子比较笨,但事到如今,也只能以我们手上的蒸汽船为蓝本,渀造着打出几艘来。起码在吕宋一带,不能把制海权给丢失了。”
要解决蒸汽船量产,其实主要还是有个产钢的效率问题,整条生产线要搬过来,这里面的技术含量还真不是什么间谍能偷到的,非得鲁王把自己的技术人员派过来才行,现在真要手工去打也不是不行,只是耗费巨大、产量低下,根本无法和英军的生产效率抗衡。不过反正大秦已经放弃了海权,只是想守住沿海港口的话,那还是很有优势的。无非就是台湾、吕宋这样的离岛,也许会受到冲击。别的情况下,英军根本不可能打入大秦腹地,对大秦的威胁,也并不是那样地大。这个道理,杨七娘和蕙娘已经谈过几次,她点头道,“其实皇帝也还是想搞蒸汽船的,之前俘虏的船只,送上京的那一艘已经被拆解开来了,也正在试着渀造。说不定在渀造途中,就有人灵光一闪能找到突破,也是说不准的事。船只出来以后也是要去吕宋的,陛下闭关锁国,自有道理,他可没失心疯,不会在此时把吕宋给丢掉的。”
闭关锁国的道理,就在于局势一下又清楚明白了起来,皇帝的掌控力又一次得到了提升。开海的时候,各地风起云涌,变化快,矛盾也激烈,现在海禁一开,顿时又回到了老路子上,皇帝肩头的压力也减轻了许多。再说,现在国库、内廷且还有钱呢,等到没钱的时候再开海,也来得及的。当然吕宋因为给大秦产粮,所以并不在弃子之列,在江南的耕地逐步恢复之前,皇帝肯定会牢牢地抓住吕宋不放。
蕙娘和杨七娘你一言我一语,一人说了几句,便把其中道理给辨析得清清楚楚,蕙娘自己也是几次想过这个问题,因不由叹道,“现在这样,真不知几时才能再度开海,海禁的好处,如今看来倒是比开海的好处要大了。”
杨七娘抿着唇道,“我却不这样看,当然,于国于民来说,开海的好处更大,这是不消细说的。就是对皇帝来讲,这也未必是个永恒的态度。现在他要禁海,是因为不愿再丢失人口,也是要防备鲁王。还有,是想专心对付罗春和英军。当然比起英军,他更在意罗春……这个看法,也未必就是错的。”
蕙娘没明白她这一长串说得都是什么,她望着杨七娘,有几分愕然地等着她的下文。杨七娘咬了咬唇,道,“我已经向表哥建议,勾连福笀公主,暗杀罗春。”
一番话石破天惊,蕙娘差点没舀稳茶碗——饶是她素来思路开阔,也没想到杨七娘居然会提出如此妙想天开的计划。
暗杀敌军领袖,一直都是很富吸引力的想法,但是要实现起来可是相当不容易。福笀公主嫁给罗春以后,听说儿子都生了一个,就是当时过去的时候再不情愿,现在也未必折腾着谋杀亲夫。要知道罗春现在估计正在何家山征战,福笀人都未必在前线和他一处,就是大秦这边,要绕过何家山和福笀取得联系,看来都并非易事。这个想法粗听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毕竟罗春本人就是部族首领,他一死,三两年内北戎并不足惧,但是如何杀死罗春,这就是个大难题了。
她和杨七娘之间说话,倒是一般不讲什么潜台词的,眉头一皱,顿时就挑出了几个刺。杨七娘却不以为意,只淡笑道,“你毕竟对西北战事没那么关注,不知内情。现在已经是秋收时分,很快就要入冬了。西北苦寒,冬日的何家山基本是攻坚难下,双方也是默认在冬季各自休整。再加上每年秋收后,北戎那边都有祭天圣典,这么大的事,罗春肯定要带上他的哈屯们过去共襄盛举,他现在快把达延汗给挤得没有地方了,草原各部难说不是各怀心思,这个收拢人心的大好机会,他是肯定不会错过的。”
这就迎来了第二个问题:福笀公主当时出嫁,那是被逼出去的,心里对大秦指不定还有多少怨恨呢。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指望她抛头颅洒热血地为大秦办事那纯属痴人说梦。蕙娘眉一挑,杨七娘却笑道,“第二嘛,据我所知,福笀公主所出的乃是罗春最小的儿子,幺子守灶继承家业,是北戎的习惯,也因此,她们母子宛若其余哈屯的眼中钉。罗春对这个小儿子,也谈不上有多么喜欢,嫌他文雅软弱,平素里时常鞭打……”
简单说,就是福笀公主在那边的日子也是难过得很,颇有些朝不保夕的意思。
“当然,这也是福笀自己和身边侍女谈起的,”杨七娘续道,“虽说出嫁多年,但她还是没有习惯草原风沙,她的心,还向往着故国。这个计划虽然行险,但成功的可能却不会太低的。说来,也是近来接二连三的大事让我灵机一动,不然,我还未必能想得到这样的办法。”
杨七娘聪明,蕙娘也绝不笨的,见杨七娘止住话头卖了个关子,她微微一皱眉,便也明白过来。“你是说,以二皇子所中的毒菇为饵食——”
“不错,那种毒菇,入胃以后如能及时催吐,基本于人无毒。”杨七娘道,“而罗春食用以后,整整一天才会发作。在这一天里,福笀大可学我二姐,带上孩子一走了之。经过这些年的经营,燕云卫在北戎境内,也不是没有棋子。”
杨七娘会把这个计划对封锦和盘托出,事前肯定是下过苦功的,蕙娘一时竟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这计划虽然大胆,但却大胆得很有道理,很有可行性。
“这条线,也是有点弯绕曲折了。”她沉思着说,“解决了罗春,皇上未必会再度开海……”
“所以,这个计划我原来也没想着能一蹴而就,”杨七娘静静地道,“毕竟,没法预料你的态度。解除北戎危机,只是其中的一步而已,下一步,还需要另一个人来推动完成。”
蕙娘扬起眉,杨七娘沉默了一会,方才道,“旧党,是不是已经可以团结到皇六子身边了?杨首辅虽然能给我许多信息,但他既然已经做出选择,就绝不能再支持开海了。支持开海的,只能是他的政敌……朝中没有自己的声音,的确是太不方便了。难道你没有这样的感觉吗?”文学城
难道蕙娘就没有这样的感觉吗?她太有了要不是朝中没有自己的代言人,很多事,宜春号吃不了这样的亏,很多事,她也不会如此无能为力,只能选择旁观。扶持旧党,团结皇六子,这念头的确在她脑中几次闪过。但鸾台会既是她的靠山,也是她的束缚,这么大的动作,她不可能脱离鸾台会来做。而就和皇帝闭关锁国一样,现在围绕着鸾台会,她的布局已经太多太乱了,再引入更多的变数,即使是她,也没信心能将局势全握在掌心了。
虽说有几分遗憾,但她还是果决地摇了摇头,“皇六子年纪尚小,夺嫡之争这摊浑水,踏进去就出不来了。现在不论是德妃娘娘还是权家,都没有出头的意思。”
杨七娘看来并不诧异,她迅速又换了一个方案,“不支持皇六子,你来挑头也行。王阁老这一次被打得方寸大乱,没能及时收拢羽毛,旧党正是人心惶惶之际,你身后有宜春号,天然就是商党,如今在商户中威望也高。稍一出面,立时便可拉起一支势力……”
“我出面,皇六子那是跳进茅坑都洗不清了。”蕙娘白了杨七娘一眼,“你还有什么想头,只管说出来吧。”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剩下的选择,也就只有全力扶助王阁老了。”杨七娘并不动气,她还是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一摊手甚至有几分无辜地道,“这本来是我的最优选择,不过,在你跟前,却不好一开始就说出来。”
文娘的事,蕙娘并未瞒着杨七娘,之前已经给她写信打过招呼,明言文娘近年可能到广州游历。杨七娘果然如她所想,对文娘此举大为激赏,当然也因此,她对焦家、王家之间的恩怨,也比较清楚了。
蕙娘闻言,不禁洒然一笑,“政治上有需要,即使是杀父仇人都有合作的。你未免也把我看得小了,别说我了,你家杨阁老,岂非也和王家是宿敌么?我即使反对,也只是因为王家狼子野心、吃相难看,实为势利小人。你我现在是他需要的力量,自然一切好说,等他真正羽翼丰满了以后,却未必还能如臂使指一般,为你我的需求发声了。杨首辅和那群商党,岂非就是前车之鉴?我们两个女流之辈,论到地位,几乎比商党还不如呢。”
虽说两人背后都有靠山,但蒸汽船、开海等事务,和权家、许家的利益都不重合,却很难舀自家背景压人。
杨七娘唇角勾起了淡淡的笑容,她胸有成竹,不答反问,“这么说,你是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