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嫡兄 第198节
“崔阁老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小打小闹也就罢了,竟然跟诚郡王搅和到一起。”
“诚郡王真是......啧。”
人堆里,林璋和孙见山默契对视。
林璋笃定:“所以这是苏源查出来。”
孙见山眨眼:“十有八.九。”
林璋咂嘴:“想当初苏源离京,我还担心他来着。”
孙见山唏嘘:“敢情陛下是在做戏,连咱们都被糊弄过去了。”
去年苏源被外放,林璋还特意给苏家递了信,却未有回复,那时候他还纳闷来着。
在今日早朝之前,林璋偶尔想到苏源,都会想他如今怎样,是否站稳脚跟。
谁曾想,苏源是带着任务外放的!
难怪当初没给他回信。
了然之余,林璋又生出几分骄傲。
不愧是他凤阳府出来的学子,年轻有为功劳等身,全然忘了自己只在凤阳府待过三年,只能勉强算是前前任知府。
不仅林璋,早在陛下道明松江府盐税案时,在场诸位也都立马想到苏源。
苏源去松江府任职,不久后陛下就知道吴立身贪墨盐税等恶行。
不仅如此,还顺藤摸瓜发现了崔阁老和诚郡王的事。
众人心情复杂,只能叹一句后生可畏,帝王之心深不可测。
同时又心生艳羡,经此一遭,苏源在陛下心里的分量又得加重了。
不同于幸灾乐祸的几个弟弟,太子第一反应是抬头去看弘明帝。
联想到昨日小十二是哭着被送回母后宫中,再有今日之事,多半是父皇出了什么意外。
果不其然,透过玉珠的影影绰绰,依稀可见弘明帝憔悴的面容。
太子心口一沉,捏紧指节。
弘明帝当然注意到太子担忧的视线,心想同样是儿子,却是天差地别。
心底郁闷,鹰隼般的双眼依旧直视着崔之荣。
他原本是打算等暗部收集到足够的证据,再收拾崔之荣和诚郡王。
现在看来,大可不必。
“将崔之荣打入刑部大牢,择日午门斩首示众,崔家知情者一同论处,其余男子流放,女眷入教司坊。”
“即日起褫夺诚郡王郡王身份,贬为庶民,与其妻妾子女幽囚于清南苑,终生不得出。”
清南苑乃皇宫最偏僻的一处殿宇,嫔妃犯错被打入冷宫也不会住的地儿。
诚郡王外祖想到清南苑的萧条凄索,不顾一把老骨头,扑通跪地:“诚郡王实在无辜,微臣还请陛下三思啊!”
弘明帝不想三思,命侍卫去诚郡王府执行君令。
乔大人见陛下意已决,喉咙里涌上一股腥甜,不断地给诚郡王妃的父亲使眼色。
然周大人好似双目失明,手持笏板目视前方,眼都不眨一下。
乔大人在心里把周大人骂了个底朝天,见风使舵的东西!
殊不知周大人向来是中立派,革新派守旧派两边都不亲近。
当初诚郡王被降为郡王,他是为了自己的嫡女才出列求情,好让她能过得舒坦些。
可事实证明,他的偏向并未让诚郡王对周氏有多重视,反而任由妾室刘氏害得周氏小产。
当时周氏肚子里的孩子快要有五个月了,被那刘氏推了一把,从台阶上滚落,险些一尸两命。
若非诚郡王以周氏威逼,他真想闹到御前,让诚郡王吃一顿发落。
综上,周大人巴不得诚郡王倒霉,哪会站出来为他求情。
其他王爷的人也都趁机踩一脚,一个比一个正义凛然,势必要把这个罪名摁死在诚郡王头上。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诚郡王所为不仅是无视君威,更是意图谋逆啊!”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诚郡王与崔大人所为已触犯靖朝律法,必须严惩!”
乔大人急得满头大汗,嗓音粗噶:“陛下,这是赤.裸.裸的污蔑,诚郡王闭门思过已有九个月,日日抄写佛经为您祈福,孝心感天动地,又怎会做出此等忤逆之事?”
提起孝心,弘明帝就想起那颗伪造的龙石,以及那些明显有人代笔的佛经。
他脸色漆黑,咬牙切齿道:“豢养私兵,便是意图谋反,朕没要了他的性命已是顾念父子情分。”
乔大人浑身一震,拖长了语调:“陛下——”
弘明帝一挥袖,不欲多说:“早朝后朕会将诚郡王等人所做之事昭告天下。”
乔大人听说要昭告天下,身形一晃,当场厥了过去。
诚郡王一脉的支持者个个噤若寒蝉,藏在人堆里装鹌鹑。
笑话,诚郡王鼎力支持者乔大人都不在了,他们又能如何。
还不如明哲保身,老老实实当个透明人。
他们投靠诚郡王也是为了从龙之功,诚郡王倒了,他们还能再投靠其他皇子不是。
主打一个墙头草,哪边好往哪边倒。
诚郡王这边消停了,守旧派那群老家伙不干了。
继永安伯刘章之后,崔阁老勉强也算个守旧派的核心引领者。
他一旦被斩首,守旧派定会元气大伤,届时陛下定会趁机壮大革新派。
新政得以发展,哪还有他们这些世家权贵的活路。
于是乎,在乔大人被横着抬出去后,守旧派一个接一个地冒头。
态度恭敬,语气沉稳,却是明晃晃的步步紧逼。
“微臣不知查出这些的到底是何人,但在微臣看来,那吴立身任知府也不过两年多,又如何能贪污数十万两盐税?”
“崔大人素来清正廉明,视金钱为粪土,诚郡王又圣宠在身,他二人豢养私兵,与自寻死路又有何异?”
“依微臣看,那人分明是心怀不轨,把莫须有的罪名扣在崔大人和诚郡王的头上,还请陛下明察!”
“臣附议!”
“臣附议!”
一声接着一声,弘明帝听着他们竭力狡辩,甚至还有闲心数了下他们说了几遍“臣附议”。
十八遍,也就是有十八个守旧派和他唱反调。
弘明帝讥诮一笑:“王爱卿是觉得朕年老昏庸,连最基本的对与错都判断不出?”
王大人从善如流,作惶恐状:“微臣不敢。”
但瞧他那副模样,显然是有恃无恐。
“你不敢?朕看你敢得很!”弘明帝一拍龙椅,“你们说这些,不就是想说这一切都是苏爱卿胡编乱造?”
“苏爱卿”仨字儿一出,众人心道果然如此。
这下王大人也不再隐晦着来,直言不讳道:“众所皆知,苏大人那庶弟借诚郡王之势加害苏大人,苏大人对诚郡王心怀不满也未尝不可能。”
“至于崔大人,想必是因为去年会试,苏大人与崔大人之子争夺会元之位,苏大人虽得了状元,却也因此记恨上崔大人之子,正好趁此机会......”
“一派胡言!简直一派胡言!”
林璋出列,眼里盛着怒火,指着王大人厉声道:“不会说话就闭嘴,在金銮殿上胡言乱语,混淆是非,简直荒谬至极!”
王大人吓一跳,还真熄了声。
见林璋站出来,弘明帝眉头微不可察地一松。
到底是昨日吐了血,早朝不过才开始小半个时辰,他就感觉到精疲力竭,呼吸都重了不少。
左右所有人都知道林璋当年与苏源的交集,他站出来为苏源争辩,倒是省去弘明帝不少精力。
所以,接下来半个时辰,林璋以一对十八,丝毫不落下风,硬是把他们怼得头晕眼花,脸色涨紫。
林璋嘴角露出一抹胜利的微笑:“苏大人一向是干实事的人,绝无可能公报私仇,诸位大人与其和林某打口水仗,不如想想自己家里,不论是京官还是外放的,是否如吴立身一般,做过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文官对骂,除了引经据典阴阳怪气,互揭短处更是常事。
权贵子弟入朝为官,谁能保证没做过一件阴损事?
林璋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因拒认爹娘闻名全京城,这些年随着他官位一步步升高,脾气那是只高不低。
这几年他在吏部任职,满朝文武只要有看不顺眼的,哪个没被他怼过。
守旧派的十八人一边气血上涌,一边又觉得这是林璋能干出来的事。
弘明帝见时候差不多了,咳嗽两声,用嘶哑的声音道:“苏爱卿是奉公守法,还是公报私仇,朕心中自有计较,朕昨日已派人前往松江府查证,至于现有证据,朕不介意让你们瞧一瞧。”
说罢一抬手,福公公立刻捧着一纸认罪书走到王首辅跟前,递给对方。
王首辅怀着复杂的心情接过,逐字逐句地浏览,完了又传给下一人。
认罪书在官员之间传阅,看完后心底皆掀起一阵惊涛骇浪。
对诚郡王鄙夷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崔阁老的心机城府。
无他,那认罪书是吉祥寺住持亲笔所写,右下角还画着他的手指印。
不论是豢养外室,还是用外室逼迫明镜为自己做事,把赃银和账册藏在寺中,皆非君子所为,称得上阴险狡诈。
和崔阁老沆瀣一气,瓜分盐税不说,还打算私藏银矿。
更遑论后头还在崔阁老的怂恿下借着开山建庙的由头,打算在深山豢养更多的私兵。
此举等同谋逆!
要知道,靖朝对亲王私兵的管制格外严格,凡查出手下私兵超过规制,最终下场不是斩首就是幽囚至死。
无一例外。
“诚郡王真是......啧。”
人堆里,林璋和孙见山默契对视。
林璋笃定:“所以这是苏源查出来。”
孙见山眨眼:“十有八.九。”
林璋咂嘴:“想当初苏源离京,我还担心他来着。”
孙见山唏嘘:“敢情陛下是在做戏,连咱们都被糊弄过去了。”
去年苏源被外放,林璋还特意给苏家递了信,却未有回复,那时候他还纳闷来着。
在今日早朝之前,林璋偶尔想到苏源,都会想他如今怎样,是否站稳脚跟。
谁曾想,苏源是带着任务外放的!
难怪当初没给他回信。
了然之余,林璋又生出几分骄傲。
不愧是他凤阳府出来的学子,年轻有为功劳等身,全然忘了自己只在凤阳府待过三年,只能勉强算是前前任知府。
不仅林璋,早在陛下道明松江府盐税案时,在场诸位也都立马想到苏源。
苏源去松江府任职,不久后陛下就知道吴立身贪墨盐税等恶行。
不仅如此,还顺藤摸瓜发现了崔阁老和诚郡王的事。
众人心情复杂,只能叹一句后生可畏,帝王之心深不可测。
同时又心生艳羡,经此一遭,苏源在陛下心里的分量又得加重了。
不同于幸灾乐祸的几个弟弟,太子第一反应是抬头去看弘明帝。
联想到昨日小十二是哭着被送回母后宫中,再有今日之事,多半是父皇出了什么意外。
果不其然,透过玉珠的影影绰绰,依稀可见弘明帝憔悴的面容。
太子心口一沉,捏紧指节。
弘明帝当然注意到太子担忧的视线,心想同样是儿子,却是天差地别。
心底郁闷,鹰隼般的双眼依旧直视着崔之荣。
他原本是打算等暗部收集到足够的证据,再收拾崔之荣和诚郡王。
现在看来,大可不必。
“将崔之荣打入刑部大牢,择日午门斩首示众,崔家知情者一同论处,其余男子流放,女眷入教司坊。”
“即日起褫夺诚郡王郡王身份,贬为庶民,与其妻妾子女幽囚于清南苑,终生不得出。”
清南苑乃皇宫最偏僻的一处殿宇,嫔妃犯错被打入冷宫也不会住的地儿。
诚郡王外祖想到清南苑的萧条凄索,不顾一把老骨头,扑通跪地:“诚郡王实在无辜,微臣还请陛下三思啊!”
弘明帝不想三思,命侍卫去诚郡王府执行君令。
乔大人见陛下意已决,喉咙里涌上一股腥甜,不断地给诚郡王妃的父亲使眼色。
然周大人好似双目失明,手持笏板目视前方,眼都不眨一下。
乔大人在心里把周大人骂了个底朝天,见风使舵的东西!
殊不知周大人向来是中立派,革新派守旧派两边都不亲近。
当初诚郡王被降为郡王,他是为了自己的嫡女才出列求情,好让她能过得舒坦些。
可事实证明,他的偏向并未让诚郡王对周氏有多重视,反而任由妾室刘氏害得周氏小产。
当时周氏肚子里的孩子快要有五个月了,被那刘氏推了一把,从台阶上滚落,险些一尸两命。
若非诚郡王以周氏威逼,他真想闹到御前,让诚郡王吃一顿发落。
综上,周大人巴不得诚郡王倒霉,哪会站出来为他求情。
其他王爷的人也都趁机踩一脚,一个比一个正义凛然,势必要把这个罪名摁死在诚郡王头上。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诚郡王所为不仅是无视君威,更是意图谋逆啊!”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诚郡王与崔大人所为已触犯靖朝律法,必须严惩!”
乔大人急得满头大汗,嗓音粗噶:“陛下,这是赤.裸.裸的污蔑,诚郡王闭门思过已有九个月,日日抄写佛经为您祈福,孝心感天动地,又怎会做出此等忤逆之事?”
提起孝心,弘明帝就想起那颗伪造的龙石,以及那些明显有人代笔的佛经。
他脸色漆黑,咬牙切齿道:“豢养私兵,便是意图谋反,朕没要了他的性命已是顾念父子情分。”
乔大人浑身一震,拖长了语调:“陛下——”
弘明帝一挥袖,不欲多说:“早朝后朕会将诚郡王等人所做之事昭告天下。”
乔大人听说要昭告天下,身形一晃,当场厥了过去。
诚郡王一脉的支持者个个噤若寒蝉,藏在人堆里装鹌鹑。
笑话,诚郡王鼎力支持者乔大人都不在了,他们又能如何。
还不如明哲保身,老老实实当个透明人。
他们投靠诚郡王也是为了从龙之功,诚郡王倒了,他们还能再投靠其他皇子不是。
主打一个墙头草,哪边好往哪边倒。
诚郡王这边消停了,守旧派那群老家伙不干了。
继永安伯刘章之后,崔阁老勉强也算个守旧派的核心引领者。
他一旦被斩首,守旧派定会元气大伤,届时陛下定会趁机壮大革新派。
新政得以发展,哪还有他们这些世家权贵的活路。
于是乎,在乔大人被横着抬出去后,守旧派一个接一个地冒头。
态度恭敬,语气沉稳,却是明晃晃的步步紧逼。
“微臣不知查出这些的到底是何人,但在微臣看来,那吴立身任知府也不过两年多,又如何能贪污数十万两盐税?”
“崔大人素来清正廉明,视金钱为粪土,诚郡王又圣宠在身,他二人豢养私兵,与自寻死路又有何异?”
“依微臣看,那人分明是心怀不轨,把莫须有的罪名扣在崔大人和诚郡王的头上,还请陛下明察!”
“臣附议!”
“臣附议!”
一声接着一声,弘明帝听着他们竭力狡辩,甚至还有闲心数了下他们说了几遍“臣附议”。
十八遍,也就是有十八个守旧派和他唱反调。
弘明帝讥诮一笑:“王爱卿是觉得朕年老昏庸,连最基本的对与错都判断不出?”
王大人从善如流,作惶恐状:“微臣不敢。”
但瞧他那副模样,显然是有恃无恐。
“你不敢?朕看你敢得很!”弘明帝一拍龙椅,“你们说这些,不就是想说这一切都是苏爱卿胡编乱造?”
“苏爱卿”仨字儿一出,众人心道果然如此。
这下王大人也不再隐晦着来,直言不讳道:“众所皆知,苏大人那庶弟借诚郡王之势加害苏大人,苏大人对诚郡王心怀不满也未尝不可能。”
“至于崔大人,想必是因为去年会试,苏大人与崔大人之子争夺会元之位,苏大人虽得了状元,却也因此记恨上崔大人之子,正好趁此机会......”
“一派胡言!简直一派胡言!”
林璋出列,眼里盛着怒火,指着王大人厉声道:“不会说话就闭嘴,在金銮殿上胡言乱语,混淆是非,简直荒谬至极!”
王大人吓一跳,还真熄了声。
见林璋站出来,弘明帝眉头微不可察地一松。
到底是昨日吐了血,早朝不过才开始小半个时辰,他就感觉到精疲力竭,呼吸都重了不少。
左右所有人都知道林璋当年与苏源的交集,他站出来为苏源争辩,倒是省去弘明帝不少精力。
所以,接下来半个时辰,林璋以一对十八,丝毫不落下风,硬是把他们怼得头晕眼花,脸色涨紫。
林璋嘴角露出一抹胜利的微笑:“苏大人一向是干实事的人,绝无可能公报私仇,诸位大人与其和林某打口水仗,不如想想自己家里,不论是京官还是外放的,是否如吴立身一般,做过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文官对骂,除了引经据典阴阳怪气,互揭短处更是常事。
权贵子弟入朝为官,谁能保证没做过一件阴损事?
林璋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因拒认爹娘闻名全京城,这些年随着他官位一步步升高,脾气那是只高不低。
这几年他在吏部任职,满朝文武只要有看不顺眼的,哪个没被他怼过。
守旧派的十八人一边气血上涌,一边又觉得这是林璋能干出来的事。
弘明帝见时候差不多了,咳嗽两声,用嘶哑的声音道:“苏爱卿是奉公守法,还是公报私仇,朕心中自有计较,朕昨日已派人前往松江府查证,至于现有证据,朕不介意让你们瞧一瞧。”
说罢一抬手,福公公立刻捧着一纸认罪书走到王首辅跟前,递给对方。
王首辅怀着复杂的心情接过,逐字逐句地浏览,完了又传给下一人。
认罪书在官员之间传阅,看完后心底皆掀起一阵惊涛骇浪。
对诚郡王鄙夷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崔阁老的心机城府。
无他,那认罪书是吉祥寺住持亲笔所写,右下角还画着他的手指印。
不论是豢养外室,还是用外室逼迫明镜为自己做事,把赃银和账册藏在寺中,皆非君子所为,称得上阴险狡诈。
和崔阁老沆瀣一气,瓜分盐税不说,还打算私藏银矿。
更遑论后头还在崔阁老的怂恿下借着开山建庙的由头,打算在深山豢养更多的私兵。
此举等同谋逆!
要知道,靖朝对亲王私兵的管制格外严格,凡查出手下私兵超过规制,最终下场不是斩首就是幽囚至死。
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