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至于二娘和三娘,原也有江宁县的大户主动想结亲,程知远一死,对方立刻撇清了关系……
  柳氏想到这些,脑子也嗡嗡作响,心里压着大石头,一整夜都翻来覆去的没睡好。
  程卿本也没指望一次谈话就能将柳氏说服,柳氏睡不好,她却没有心理压力,一觉睡到了天明。
  这一天,她打算去拜见族长程五老爷。
  老宅那边,继祖母朱老夫人有地位又有手段,肯定不会让程卿一家舒舒心心在南仪县生活。
  老宅若找麻烦,能压住朱老夫人的,也只有五房了。
  程五老爷为何能坐稳族长之位,除了他辈分高处事公正,更因为五老爷是六老爷的胞兄。
  程六老爷在京城为官,还是正二品高官,现今整个南仪程氏在朝中官位最高的人。
  程卿那位便宜二叔,不过是做了从五品知州,和程六老爷的正二品差了好远。
  从五品到正二品,中间的差距,绝大部分大魏的官员到致仕的那天都填不平的。
  可等程卿换好了衣服要出门,柳氏从后门进来,手里提着两个攒盒:
  “你要去五房拜见,怎能空手而去?”
  柳氏要和程卿一起去。
  程卿立刻笑了:“我就知道母亲定会支持我的决定。”
  不支持有什么办法?
  弥天大谎是柳氏和程知远一起撒的,夫妻俩原也没征询过程卿的意见,如今程卿有了自己的主意,除非柳氏自己当众戳穿程卿的性别秘密,否则她根本拦不住程卿去考科举——
  当母亲的怎会将孩子陷于不利?
  柳氏注定只能和程卿上同一条船!
  程大娘子看着母亲和弟弟消弭了分歧十分高兴,程卿与柳氏上五房拜访,大娘子挽起袖子,要带着两个妹妹好好将租住的房舍打扫一番。
  “小郎才十三岁就要撑起门户着实辛苦,我们三个当姐姐的也不能闲着,要力所能及为家里做些事。二娘,三娘,以后家里请不起下人了,洗衣做饭等家务活都要由我们自己来干,你们怕不怕辛苦?”
  二娘和三娘齐齐摇头,“大姐都不怕,我们也不怕!”
  大娘子连说了几声好。
  父亲去世太突然,她们家在面临内外双重困境,但只要人心不散,这个家就散不了!
  ……
  程卿和柳氏上门拜访,程五老爷却不在。
  身为南仪程氏族长,程五老爷忙着呢,程卿也不失望,她见到了程五老爷的夫人李氏。
  李氏这个族长夫人一点都不倨傲,待程卿和柳氏很和气。
  说到程知远,李氏还落了泪,这位堂祖母,倒比朱老夫人那位继祖母多了几分真心的慈爱。
  别人表达了善意,程卿自然要回应。
  程知远不能下葬一事,程卿一点都没埋怨族里,李氏见她神色不似作伪,心中又添了三分满意。
  聪明的孩子,没人会讨厌。
  李氏出来见客,最怕程卿母子会卖惨,以孤儿寡母的身份对族里提出一些过分要求。
  结果出乎李氏的意料,程卿母子什么要求都没提……这样的话,李氏倒愿意主动给点什么,反正五房家大业大,从指缝里随便漏出点东西也能帮上忙。
  李氏见程卿面带黄气,身子骨也单薄,一看就是体虚不足,送了程卿许多补气的药材,其中有一株五六十年份的人参最为珍贵。
  程卿要婉拒,李氏以“长者赐不可辞”为由,硬是让她收下。
  “你们初回南仪,生活上有何困难尽管来找我。”
  程卿羞涩一笑:“还真有一件事想麻烦叔祖母,我想入族里书院上学,不知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第9章 :五房的胸襟
  想入族学,这是上进呀!
  程卿没有一味沉浸在丧父的悲痛中,反而打起精神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李氏对她第一印象的三分喜欢增添到了五分。
  逝者难追,活着的人更重要,李氏喜欢她的通透,询问了她的学习进度后,李氏很不满!
  这份不满并不针对程卿,而是针对程知远:
  “你父亲为你启蒙,竟不教你四书五经?真是胡闹!”
  程氏诗书传家,族学都扩建成了书院,李氏虽是内宅夫人,身为族长夫人,她对科举考试也了解不少。
  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是大魏朝科举考试的官定教科书。
  四书没学过,第一场县试都过不了。
  四书之外,还需从《诗经》、《尚书》、《礼仪》、《周易》和《春秋》中择一当做本经……四书五经,是大魏科考的必考知识!
  以程卿现在的水平,别说参加科举考试,她连程氏族学‘南仪书院’都考不进去。
  李氏替她操心,程卿本人很乐观:
  “叔祖母,现在本也是孝期,我打算在家中闭门苦读,争取快点通过书院的入学考试。”
  四书五经她是真没学过,但程卿不怕从头学起,她不甘平庸想当人上人,自然要为此付出努力!
  李氏不好打击她的积极性,在给程卿的见面礼中,又多添了几本书。
  这一次见面,从头到尾,程卿都没有追问过朝廷那边的进展,表现出完全信任族里会替程知远出头的态度。
  当然,李氏也没怠慢柳氏,和柳氏聊了家长里短,包括程卿三个姐姐未来的打算。
  听说程大娘子早已定亲,还是定给了自家表兄,李氏也点头:
  “齐家自然是不错的。”
  当年程知远少有才名,被族里寄以厚望,他的亲事继母朱氏想插手族里却盯得紧,最后聘了齐家的女儿,齐家就是不如程家,那也不会差太远,程大娘子能嫁回齐家已经是眼下很好的选择。
  “二娘子和三娘子你也不必担心,她们年岁还小,这两年我先替她们留心着,出了孝再相看。”
  孝期结束之时,程知远的案子朝廷肯定有了定论,程知远有罪还是无罪,对程卿二姐、三姐的婚姻大事影响太大,直接关系到两个姐姐能相看什么等级的人家。
  当然,就算程知远无罪,二娘和三娘基本也没有嫁入高门大户的可能性,不过是矮个子里拔将军……两个小娘子着实是惨,父亲死了,弟弟还小,两头都不靠。
  除非程卿着实优秀,在二娘子和三娘子相看人家时已取得了功名,她的前途可期,两个姐姐的婚嫁标准自然水涨船高。
  李氏还要留母女俩吃饭,程卿再三推辞,说要回家闭门读书。
  母女俩一走,李氏回了内院正房。
  正房是五老爷和李氏居住的地方,程卿来见五老爷,被告知五老爷不在家中,其实五老爷今天一直没出过门。
  反正五房的房舍这样多,五老爷若不想见人,访客也不能一间间屋子挨着搜一遍把五老爷给拽出来。
  看李氏心情不错,五老爷也笑了:
  “看来你挺喜欢知远这个幼子?”
  李氏暂未回答丈夫的问题,反把程卿母女带来的攒盒打开,里面装着南仪县老字号的点心和蜜饯,真要送贵重礼物程卿家拿不出来,送点吃食是不功不过。
  李氏盖上攒盒,有几分好奇:
  “你叫人在杨柳巷给安排了那么小的房舍,我还以为母子俩上门会抱怨条件艰苦,哪知竟提也未提,回南仪县连下人都遣散了,洗衣做饭竟要柳氏带着三个小娘子亲自动手,知远在外闯荡十几年,也是当过知县的人,家里怎就穷成这样?”
  妻子李氏的疑问,让五老爷一下想起了堂侄程知远的脾气。
  有些人受穷是有原因的。
  程知远少有才名,就是因为脾气太硬,浪费了一身才学,浮沉十几年才当上了七品知县,五老爷十分不赞同程知远当年的刚硬。
  不过程卿么,五老爷打算再看看,现在看来有几分机灵,能不能学业有成五老爷不确定。
  “知远现在背着贪墨赈灾银子的名声,若柳氏带着程卿回到南仪要住着大宅呼奴使婢,还大肆置办产业那也太蠢了,以眼下的形势来看,他家表现得穷一点才好。真穷还是装穷我们不必管,孤儿寡母回了南仪,族里多照顾几分也是应当。”
  李氏点头:“程卿去书院念书也不错,万一是个有灵气的,对程家有益。”
  五老爷和李氏都没有打压程卿的想法。
  族中子弟有出息,一个家族才会越来越兴盛。
  族中子弟都是不事生产斗鸡遛狗的废物,如今的兴盛就是昙花一现,后继无人,家族会败落的特别快!
  五房和程卿一家没有利益冲突,五老爷夫妻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自然盼着程卿好。
  倒是二房那边——
  李氏抿了抿唇,听说二堂嫂前两天将程卿一家叫回了老宅,也不知有没有为难孤儿寡母。
  做了多年妯娌,李氏对朱老夫人太了解,那可不是个善茬。
  不过程卿没学过四书五经,能不能通过南仪书院的入学考试还不知道呢!
  ——希望那孩子在念书上有继承到程知远的部分天赋吧。
  ……
  从五房出来,柳氏感触良多:
  “小郎,族里和我想的不一样,你父亲多年不回南仪县,我曾以为……”
  “您以为族里全是奸恶之徒,会对我们一家迫害?”
  程卿的反问让柳氏不好意思,她的确是这样想的,特别是二房拒绝程知远的棺柩进门,柳氏对南仪程氏的坏印象达到了至高点。
  不过程五老爷处事公正,李氏今天待她们母女和善,赠药又赠书,柳氏觉得南仪程氏和她想象中大有不同。
  程氏全族聚居,母女俩要回杨柳巷,就要经过二房老宅门口,母女俩也没想过惊动老宅的人,她们不惹事,事却会主动找上门。
  一群少年人在大街上策马而来,一路横冲直撞,当先一匹马收势不急直愣愣冲过来,程卿赶紧拉着柳氏躲避,李氏赠送的东西都掉到了地上。
  马蹄都快踩在程卿脸上,骑马的人才堪堪拉住缰绳。
  柳氏脸都吓白了,回过神来就去摸程卿胳膊和手,要确认她没受伤。
  偏骑马的人还不以为然,看了看摔到地上的药材和书,回头和同伴调笑:
  “程珪,又有人上你家打秋风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