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节
  “唯!!”
  段部与慕容部都算是毌丘俭的老熟人了,毌丘俭在这两部的名望还是非常高的。
  慕容部当初因为跟文鸯的冲突,慕容归涉喜提囚车套餐,已经被送往了洛阳,听闻是被刑部判处了二十年的劳役。
  如今当家的乃是慕容木延。
  而这人跟段乞珍一样,跟毌丘俭的关系很不错。
  毌丘俭到达此处之后,安抚两部的事情倒是很顺利,这些人面对大魏本来就没有反抗的余地,毌丘俭出面,慕容木延也没有什么意见,同意举家搬离,前往洛阳。
  而慕容部,从此就要受到当地郡守的直接管理。
  他们将会被分散到各个城池内,拥有大魏的户口,成为真正的大魏人。
  毌丘俭到达幽州的消息,也就此传到了各地,在整个塞外顿时引起了一片恐慌。
  尤其是高句丽人,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他们迅速开始收缩兵力,准备好了撤退。
  这厮就是个疯子,当初死咬着先王不放,一路追击了数千里,愣是将他们给追到了鸟不拉屎的鬼地方,若不是实在没办法补充后勤,说不定他还会继续追下去。
  他们可是足足逃亡了一年,先王都跑到肃慎那边去了,到死都没敢回来。
  相比较而言,孙皓可就太幸福了,他只是被追赶了一个月而已。
  如今,这人再次出现在了幽州,而结合原先羊祜的异常行为,高句丽人恐惧的发现:毌丘俭可能又要来了!
  当天,高句丽王便决定迁都,离开了刚刚修建好不久的王城。
  第14章 沾沾光
  谯周深吸了一口气,手里抱着厚厚的书籍,低着头走向了太极殿。
  好消息是他终于得到了皇帝的重用,成为了御用的大经学家。
  平日里就是跟在皇帝的身边,帮皇帝解决经典上的困惑,帮着皇帝来把持经典的诠释工作,发扬一下已故王公的学问。
  坏消息是皇帝的要求越来越多,这治经的方向有点要跑偏的意思。
  当他走到了门口的时候,又看到了熟悉的那个人。
  成济很是无礼的审视着他,对他没什么好脸色。
  尽管皇帝对他们是一视同仁的,但是投降的蜀人和吴人在各地都会受到魏人的歧视。
  哪怕是争斗的再凶狠的两个人,在碰到蜀人或者吴人的时候,也会瞬间站在一起。
  谯周来到洛阳已经有很长时日了,可是并没有被任何名士所接纳,哪怕是他主动去拜访,人家也是公事公办的态度,不至于说门都不让进,但是出了门就不会再有后续了。
  连谯周这样的名士都是如此,其余官员们所遭受的待遇显而易见。
  到这个时候,谯周心里又隐约有些愧疚。
  当初是他号召大家来投降的,可是,不投降又能如何呢?
  死的壮烈一些吗?
  谯周长叹了一声,还是开口说道:“我奉陛下诏令前来,望将军禀告一声。”
  成济点点头,转身走了进去。
  很快,谯周就来到了东堂内。
  曹髦此刻正在读书。
  曹髦是一個自律的有些可怕的人。
  登基这么多年,他从不曾改变过自己的生活习惯。
  每天都在按时锻炼,每天也都在按时读书。
  曹髦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从不挑食,甚至是当下刚刚写好的文章和诗歌,他也会令人带过来给自己看。
  他每天留给自己的时日不是很多,看到他的模样,就连成济都觉得:贤王大概就是要做到这种地步。
  谯周不敢打扰曹髦,就这么保持着行礼的姿势。
  曹髦又读了片刻,大概是看完了一页的内容,方才抬起头来,“谯公,您早到了半个时辰啊。”
  谯周一愣,“臣这便上门外等候”
  “哈哈哈,不必了,且坐下来吧。”
  曹髦放下了手里的书。
  谯周是曹髦如今的御用名士,帮着他来制定思想。
  当初汉武帝面前有那么多的名士可以挑选,他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最欣赏的,将其定义为官学,然后让天下人都去学习。
  但是曹髦如今却没有那么多的参考人选了。
  曹髦麾下不是没有名士,但是那些都是些假名士。
  你让他们去服散吃酒还行,可要让他们的学问成官学,那大魏就得亡了!
  王肃走后,国内甚至连接替他的人都找不出来。
  曹髦笑呵呵的看向了谯周所带来的那些书籍。
  “谯公已经完成了??”
  谯周赶忙摇头,“不曾啊陛下,王学乃是王公心血之作,岂能那么容易就研究清楚呢。”
  曹髦恍然大悟,便决定再次跟谯周谈论一下经典。
  如今王学的地位已经初步确定了,王经的学说主张成为了庙堂的共识,更是被曹髦确定为了新的官学,无论是太学还是在地方学校里,所要教授的都是王学版本的。
  这不是说传授的本质东西发生了变化,他们学的还是五经,只是这五经已经变成了由王肃所注释的五经,也就是王肃这个版本的。
  不同人的诠释,往往能让经典呈现出不同的意思来。
  王肃这个版本的诠释,是最符合曹髦要求的。
  但是也不能说完全符合,因为曹髦还需要一些新的东西。
  曹髦将自己的需求讲述给了谯周。
  首先,曹髦需要的反自己他要反天命。
  当曹髦说起这件事的时候,谯周汗流浃背,他不明白曹髦为什么要跟自己过不去。
  曹髦是想要打破后汉以来所形成的诸多糟粕,什么占卜啊,什么征兆啊。
  这件事最初从汉武帝时开始,天下有什么大事,就一定会先有征召,在刘秀时期再上高峰,然后就下不来了。
  这是导致玄学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大家都信这一套东西。
  曹髦对此很是反感。
  哪里发生灾害就说是庙堂的政策不对,用人不对,就得处置一个大臣,要做什么事就得先询问上天的意思。
  你们这些人怎么还越活越回去了呢?
  曹髦信奉的荀子的那一套。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自然的运行规律跟你治理政务没有任何关系!别特么天天占卜耕地什么时候会收获了!也别整日去研究哪里出凤凰出黄龙了!
  想要让土地肥沃就给我滚去开水利!
  想让天下太平就去学会廉洁公正!!
  出什么事就怪上天,从来不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名士们迷信成风,不务正业。
  每个人都是神神叨叨的。
  读书人若都是这样的思想,那大魏岂不是要废了吗?
  曹髦很是不悦的说着自己的看法。
  可谯周的脸色却很是难看。
  陛下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危险了,这是要毁掉儒学的根本啊!
  从董仲舒的时代开始,天人感应就成为了儒家治世的重要依据,在后汉更是达到了高峰。
  当今的官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在后人的诠释下,基本都是往天人方向走的。
  甚至连其余派系,也都默认了这个说辞。
  而现在想要推翻,谯周不知道这会引起多大的轰动与影响。
  看着谯周这般迟疑的模样,曹髦笑了笑,“谯公,您何必担心呢?这又不是朕的编撰,这是荀子之言”
  到了这个时候,谯周也只好说了实话。
  “陛下,并非是臣不愿相助,只是陛下有所不知”
  谯周鼓足了勇气,“臣在洛阳,几受轻视,不只是臣,原先从蜀地前来洛阳的大臣,也多是如此,同僚并不愿与我们往来,我每次前往太学,与人商谈经典,他们的眼里都有怠慢之色。”
  “陛下如今要做的事情,会引起极大的争议,会使很多人反对,臣孤身一人”
  “其实您并非是孤身一人。”
  曹髦笑着说道:“您还有很强大的盟友。”
  谯周顿时就不敢说话了。
  他觉得陛下所说的盟友有极大的概率是指他自己,可谯周哪里敢认陛下当自己的盟友呢,说是仰仗还差不多。
  曹髦一眼就看出了他内心的想法。
  “茂先!”
  曹髦叫道。
  张华当即就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