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7、坑杀效死营
  完颜斜保和胡实赉动用契丹效死营四处抢粮,本来就在李宪的预料之中,这是他当初鼓动周边各县坚壁清野的初衷之一。
  完颜宗翰的西路军还是第一次来到河南,对这里的一切完全没有丝毫概念。加上大地上白雪茫茫,绝大多数老百姓都跑了,完颜斜保和胡实赉根本就是两眼一抹黑。
  每个人都有思维惯性,所以才说经验主义害死人。
  因为集镇、村寨都空无一人,契丹效死营的兵丁不知道应该到何处抢粮,所以才会把主意打到折家军溃兵身上。
  过去五天时间抢到两批粮食,让契丹效死营的兵丁认为自己的策略成功了,然后就产生了思维惯性。如果用后世拽文的说法,应该叫做“战场迷雾”。
  眼前的局面都是李宪慢慢引导出来的,他的头脑当然清醒得很,所以才命令安九娘和曹申把所有人派出去,随时掌握着契丹效死营的动向。
  惠民河,起自今河南新郑县,疏导洧水向东北流,经宋楼(今洧川镇南)、朱曲(今尉氏朱曲乡)二镇,在汴梁城西南十里注入琵琶沟(即蔡河上源),由汴梁城南垣的普济水门入城,再由广利水门出城向南流。
  对河南人而言,惠民河是一条人工开凿的小河流,属于利国利民的水利枢纽工程,丰水期可以通行大小漕船,能够将许州、汝州的物资源源不断运到京城,可谓是尽人皆知。
  琵琶沟是个好地方,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地方。
  琵琶沟是一个很大的回水湾,也是惠民河最宽的地段,南来北往的漕船在这里交汇,才不会发生上下游漕船相撞的事故。
  既然是回水湾,说明河流右岸比其他地方深很多,而且深水区暗流汹涌,用眼睛看不出来。
  李宪两次进入汴梁城,都选择在春节前后停留,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了考察琵琶沟流域。
  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影响,琵琶沟最近几年的冬季都会结冰。大雪覆盖之后,不明底细的人根本搞不清楚具体状况。
  但是因为这段流域水很深,冰面的厚度仅仅能够走人,或者是通行一匹马。如果是骑兵集群冲上冰面,肯定就会出现坍塌。
  根据史料记载,琵琶沟一线,是完颜宗翰的西路军占领青城寨的通道南侧。因为有“带路党”引路,完颜宗翰所部并没有靠近琵琶沟。
  李宪让一个营的女兵全部穿上白衣白袍,还专门更换白马,就是为了充分利用气候优势和地理优势,在雪地里施展伏兵之计。
  俘虏折家军溃兵,临时整编三个骑兵连,而且还带上二十多辆马车,一个巨大的诱饵新鲜出炉。
  契丹效死营的三千骑抢粮食抢上瘾了,再加上李宪苦心孤诣,完颜斜保的进兵路线,终于出现了五里路的偏差。
  比追兵提前半个多小时,李宪率领三个骑兵连抵达惠民河东岸。
  采用伏击战以少胜多,这是侦察兵的主要作战模式,李宪的陷阱还有几个步骤没有彻底完成。
  第一步,就是李飞凤带领通信排的姑娘们五十人,拖在后面清除雪地里的痕迹,然后在琵琶沟上游三里潜伏起来。
  第二步,李宪选出十个人,带领一百多匹无人的战马来到惠民河西岸,然后分成十路纵队,缓缓从琵琶沟冰面上通过,在冰面的积雪上留下清晰而又杂乱的马蹄印。
  第三步,三个骑兵连抽出一个连,在惠民河东岸装模作样推马车,给人的感觉就是马车陷住了,急切之间无法快速前进。
  第四步,另外两个连放弃战马,携带标枪和弓箭在惠民河东岸埋伏,准备扼制集群冲锋的骑兵方阵。
  中午时分,随着大地的轻微震动,契丹效死营的三千骑终于从西面狂奔而来。惠民河东岸推马车的一个连,同时惊呼一声,放弃马车狼狈逃窜。
  这是过去五天发生过两次的场景,契丹效死营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三千多骑刷的一声亮出单刀,然后呐喊着扑上来。
  李宪趴在东岸的雪地里,看见敌人冲上来,他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因为敌人的前锋只有两百骑,后面的大部队还距离四百多米远。如果这两百多骑踏破冰面,敌人后面的大部队肯定不会主动寻死投河。
  李宪脑海中顿时急速运转起来:怎么办?
  敌人转瞬即至,现在无法可想,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李宪咬牙大喝一声:“放箭!全部采用抛射,所有人两连射,阻止敌人前锋!”
  书面用语:将为兵之胆。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李宪命令出口的同时,站起身来飞快地射出三箭。他的沉着冷静,影响了那些刚刚被整编的俘虏兵。
  埋伏的两个连五百六十多人,接到命令之后用最快的动作射出两箭,一千多支箭矢飞过惠民河形成一道箭幕。
  一轮弓箭打击虽然一个敌人都没射死,但是面对集群弓箭的突然袭击,两百多契丹兵顿时勒住狂奔的战马,不敢放肆冲上来。
  前锋两百多骑一个不起眼的缓冲,敌人的主力部队已经急速冲过来。
  对于急速奔跑的战马来说,三四百米算不上什么距离。骑兵方阵是不能紧急刹车的,这就足够了。
  看见前锋两百骑冲下河堤,而且利用缓坡加速,李宪再次高呼:“全部采用直射,阻止敌人冲击!”
  琵琶沟虽然比其它河段宽很多,但也只有不到一百米,已经属于硬弓的打击范围内。
  李宪的这个命令,并不是要给敌人大量杀伤,而是要对敌人的速度有所遏制,让后面的冲击密度逐步增大,增加冰面上单位面积上的重量。
  果然不错,敌人的两百骑冲到冰面上,居然没有压垮冰层。
  随着敌人后续部队五百多骑冲下河堤,河面上的马群密度越来越大,冰层开始发出咯吱声。可惜敌我双方人喊马嘶,这个最危险的声音被彻底掩盖。
  第一次打击机会终于出现,李宪右拳往下一砸:“第一轮投枪,投!”
  压垮骆驼,总是最后一根稻草。
  一体型再小的战马,体重也有七八百斤。五百六十多根标枪投掷过来,终于有三十多匹战马受伤倒下。
  七八百斤的战马摔倒在冰面上,而且还是三十多匹战马在同一时间倒下。
  只听得咔嚓——噗嗵一声,惠民河突然出现直径四十多米的冰坑!
  咔嚓——哗啦——噗嗵——连锁反应终于如期发生,整个琵琶沟的冰面全部裂开,冲到冰面上的一千多骑,全部掉入冰冷的河水中!
  这一瞬间的变故,让刚刚冲到惠民河西岸的两千骑大惊失色,却无法有效控制战马。
  因为西岸河堤虽然不高,面向河面的却是缓坡。积雪被战马踩踏之后,现在变成了泥泞滩地。即便契丹兵勒住了战马,但还是不能防滑,挤压踩踏事件无法避免,河边出现了下饺子的壮观画面。
  恰在此时,敌人后面传来弓弦的急速弹动声,残余的一千多敌人顿时一阵大乱。
  原来,吴小琴和刘菊仙率领三个连的女兵,按照李宪的原定计划向西绕出去,在敌人身后三里多远缓缓跟了上来。因为她们全都是白衣白马,再加上敌人的注意力在前面,所以没有被发现。
  等到所有敌人都集中到河堤附近的时候,吴小琴和刘菊仙一声令下,三个连的女兵开始加速。
  战马奔跑三里,刚好惠民河冰面开裂坍塌,契丹兵大惊失色的刹那,三个女兵连的第一轮弓箭打击就到了,而且是在敌人身后发起攻击。
  无论多么坚韧的神经,都会有崩断的时候。
  冰坑陷阱本来就已经给契丹兵致命一击,三个女兵连的突然出现,谁都知道这是早就设计好的连环计,让敌人的自信心彻底崩溃。
  残存的一千多敌人,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从连环陷阱中逃出生天,没有一个人察觉身后冲过来的近千人,不过是一群十五六岁的小姑娘。
  穷追猛打,这是谁都会干的事情。三个女兵连银牙紧咬,闷不吭声催马猛追。
  沿着惠民河大堤向北逃窜的五百敌人,刚刚跑出去不到三里路,迎面一彪人马杀了过来,全部都是投枪打头阵。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此前佯装推马车的那个连。他们没有参加惠民河东岸的阻击战,而是从惠民河下游绕了过来。两百八十多人,一举打垮了五百多敌人。
  另外一股敌人慌不择路,居然沿着惠民河先向南逃窜。同样没有跑出去三里路,迎面突然飞出一轮箭矢——正是李飞凤率领通信排的姑娘们埋伏在此。
  连续遭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袭击,契丹效死营的残兵终于彻底溃散,再也没有成建制的小股部队聚集在一起,最后的歼灭战终于到了。
  歼灭战的主力,就是此前在东岸拦截敌人的两个连。他们看见西岸的敌人四散奔逃,顿时寻找自己的战马,从惠民河下游绕过来参与追击。
  折家军从忻州之战开始,几乎是每战必败,一直溃逃到汴梁城附近。今天以少胜多打了一个大胜仗,参战的三个连都是极度振奋,整个气势达到顶点。
  李宪并没有参加追击,同时命令所有女兵也停止追击,开始收拢无人的战马打扫战场。
  女兵团副团长吴小琴大惑不解:“公子,如果我们三个连加入追击,可以尽快解决战斗啊。”
  李宪摇摇头没有作声,根本没有看西北方向的追逐战,而是负手望着东北方向。脸上不仅没有丝毫喜悦之色,反而增添一丝凝重,仿佛有极大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