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门守哪里还能再让那牛拉车,忙跟人讲换马车,待王涣之带着王举业出大门时,马车已经套好,仆人扶着王涣之上车,王举业缩在一边,心里不停在想,若是六爷爷知道小叔叔没事,受伤的是仆人,会不会拿戒尺打他的手板。
  马车的速远比牛车快得多,进城时,也没受阻,马车直接赶到了街门口,王涣之率先下了车,整了整衣袍,然后迈着大步进了县衙。王涣之气势非常大,面色发黑,让看门的衙役一时忘了拦人。
  “我儿在何处!”
  第67章
  县大人稳坐在堂上, 听到外面传来的声音,便望了一眼, 这一眼看过去,县大人立刻起了身, 绕过案台拱手向来人行礼, “先生。”
  王涣之只是点了点头未同县令言语, 忙走到小儿身边, 扶着小儿的肩膀,上下打量,又不放心的拍了拍,见没有什么事, 又不放心的开口问“伤到哪里没?”见小儿摇头方松口气。随即起身黑着脸,缓缓开了口。“谁敢动我儿。”王涣之的气势一摆, 着实威严且吓人, 县令略有些hold不住。
  王涣之到底是做过大官的人,气势还是有的,便是未披官衣,也足够镇住人。眯起眼睛打量一番跪地之人, 王涣之又转向县令, “县大人,我儿虽未受伤, 尚年幼,恐遭惊吓。”意思是快点把案子审了。
  甭管王涣之因为什么被摆了官,被抄家, 但人家的功名却仍在,宏元年间的状元,单凭这一点,王涣之便是说了什么,摆什么架子,县令都得受着。
  王修晋还是第一次父亲摆出这样的姿态,默默退到父亲身后,摆出一脸受了委屈的样子,顺便把一张写满了药方的字据方到了父亲的手上。王涣之扫了一眼字据,最先注意到的便是数额,至于药名,他又看不懂。想到儿子进城必带仆人赶车,而他进来未见仆人,便知字据上列出的药方和数额是开给仆人,王涣之不觉给仆人看治有何错,与其他人等级观念森严的人相比,王修晋拿下人还得挺当得回事的,甚至可以用“仁慈”来形容。当然,他不会要求别人同他有一样的观念,更不会在旁人处罚下人的时候说什么,前提不是他王家的下人。
  “说!为何要对王小公子行凶。”此案其实非常好办,衙役不是一次两次抓到男人,县令自然对此人有所耳闻,若行凶的对象是寻常百姓,县令很有可能打几板子,让对方把钱赔了就了事,至于男人有没有钱赔,县令也能做的就是催,受害的人想要让衙门来催,便要偷偷给衙役塞些钱,塞来塞去,便发觉塞出去的钱不少,却仍没要回来钱,自然而然的也就不了了之。可王修晋不是普通人啊!
  是前宰相,宏元年间状元的儿子,其长兄在府城赶考,谁知会不会成为周历年间的首个状元,除此之外,王家粮铺的东家,据说与杂货铺少东家交好,虽不知杂货铺东家是何身份,却知在京城有极大的能力。前状元也好,未来有可能会成为状元也罢,甚至抛开京城有能力的少东家,王修晋还有一个最显赫的背景,便是与将军府有亲。不管以后亲能不能成,至少现在李府摆足了面子,去年派人送来年礼,便证明此亲没断。
  此案必须处理得要漂亮,不然不用将军府出面,被知府知道,他的官路便算到头。县令瞪向男人,惹谁不好,偏生惹了连他都要避开三分的人物。
  “小民冤枉啊!是他先动的手。”之前便说男人坑蒙拐骗没有不做的,自然不是傻子,眼下这局面,若是认了罪,他怕是活不了,虽不知县令拱手相迎的人是谁,却知对方绝对是有能耐的人。“大人为小民做主啊!他,他,他仗势欺人!”
  “你说我儿仗势欺人?一个八岁的娃,欺你欺到仆人进了药铺,我儿还真是愚蠢至极,欺人也不挑个弱鸡。”王涣之冷笑,然后便开始引用经典,之乎者也全上,把男人批得体无完肤,见男人一脸懵逼的样子,便知此人未读过书,就算读书也不是好学生,于是,王涣之拐个弯把人骂了,男人仍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甚至期间王涣之问其是与不是时,男人傻了吧唧的还点头。
  县令见男人的样子,直想捂脸,努力控制不让自己脸上的表情,不让人觉得十分诡异。在心里默默的感叹,先生大才。
  王修晋略有些呆,今天父亲在他心中的形象再一次刷新。这口才,放在上辈的现代的社会绝对可以去m国参加竞选,说不定还能弄个总统做做。抬头看向父亲的侧脸,王修晋深深的体会了一把被父亲保护的滋味,感觉,似乎,还挺不错。
  男人被唬得一愣一愣,不用县令发问,迷迷蒙蒙的认了罪,等按完手印之后才反应过来不对,县大人抬头望向头顶的大牌匾,本官要不要多练练口才?
  王涣之拍了拍小儿的肩膀,“现在可知读书的重要?”王修晋略茫然的点了点头,然后就听父亲又开口道,“今日起,每日与为父聊聊学问。”
  王修晋缓过神后,恨不得咬碎牙,他,居然也被父亲忽悠住了。再看堂内的人,上到县令、师爷,下至两边衙役,呆立的吴掌柜和王举业,除去认罪后才开始喊冤的男人,全都一副茫然又带着崇拜眼神望着父亲。王修晋吐了口气,好在不是只有他一人被忽悠住。
  “大人!”王涣之给小儿子部署完任务后,看向堂中央坐着的县令。
  “即已认罪……”县令的一套官词扔了出来,板二十,重重的大,赔治病之钱,没钱赔,没关系,先关在牢里,若有家人来领人,家人来赔,无家人来赔更不是问题,直接卖身为奴。总之,钱一定要还的。
  男人被打了一顿板子后拖了下去,县令想要宴请王先生,被王涣之拒绝了,若不是听到儿子受伤,他怎么可能会进庙堂。带着儿子和王举业连同仆人迈步离开衙门,吴掌柜呆立在大堂,然后慢慢的抬头看向县令,心里盘算着此事要怎么写给少东家。
  少东家何背景,吴掌柜不清楚,也不愿意多加猜测,有时候知道太多不见得是好事。对东家的吩咐,吴掌柜做得一直不错,只是今天的事,吴掌柜犹豫了,他完全不记得刚刚王先生都说过什么了,他是知王先生被摆了官,若明晃晃的写上先生入了衙门,是好是坏?会不会给王修晋惹来麻烦。若是不写……吴掌柜看向县令,怕是这位也会给知府汇报此事,再辗转传到东家那,他怕是要担上些罪责。
  吴掌柜一路犹豫,到铺子时,一头撞到了柱子上,然后恍然,他真是个蠢的,只要把先生往慈父写不就行了。慈父担忧幼小冲进庙堂,情有可原。
  王修晋哪里知道吴掌柜的纠结,从衙门出来之后,先去药铺接仆人,准备出城之时,王修晋才想起,他未和县令谈最近没心情关心置山地的事,此事需拖一拖了。
  “派个人去铺子里,再让掌柜去做,不然则先回家,再由府中的管家进城告诉县令。”王涣之斜眼扫了一眼小儿,小儿办事过去亲力亲为,像是此等小事交由管事或是管家去做便可,哪需主子跑腿。
  王修晋沉默了一瞬,便知父亲这是在教导他,“儿子晓得了。”
  “回去抄书一本。”王涣之稳坐在车内,受伤的仆人被逼躺着,一脸的恐慌,却又不敢违背主人的意思,只能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王举业听到小叔要抄书,又因事情过去没了担忧之心,便露出偷笑的小表情,不想被王涣之看个正着,王涣之淡淡的开了口,“举业可知今日犯了何错?”王举业立刻收回笑容,低下了头。“既已知错,抄书两本,明早查看。”
  王举业在心中哀叫,他可不可以挑最薄的两本书。
  一行人回村便被人拦了。王举业因赶牛车归来时被人瞧见,之后没多久又见王老六家的马车匆匆离去,村里人都觉得王家怕是出了什么事,“你们主家可是出了什么事?”在村里说话多以直来直往,有些话虽无恶意,可听着总会让人心里不舒服。
  “你们盼着我出什么事!”老六因之前小辈劝其纳妾的事,对村里人有着极大意见,虽说老五做主把三儿媳妇休了,有几家也给多事的媳妇打了板子,可已经发生的事,打了休了就能当做没发生?王涣之掀开些车帘看向拦车之人,见车外有不少人,脸色更添几分不好。“近日城里有劫匪出没,进城时且小心些。”说完王涣之便放下车帘,让驾车仆人赶紧赶车回家。
  待马车离开后,刚刚拦车的人聚在一起,然后七嘴八舌的讲了起来,猜测最多的便是老六的小儿子是不是被劫了?老六匆匆出去,是不是拿钱赎人?
  “添丁本就是小孩子,身边还带着个小孩子,虽说跟着仆人,可那仆人长得还没我听大壮壮实,不劫他劫谁。”
  “赚了那么多钱,就算散出去,就他们家的宅子卖了,也能让他们一家过几年。”
  “就是。”嘴上是这么讲,可私下回家之后,有不少人收罗起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准备送去给添丁压压惊,不趁这个时候留个好印象,还等何时,尤其是之前那些已经得罪了老六家的人,更是恨不得把家底全都翻出来,只为求得明年能够继续种蟹田。
  第68章
  打着卖好主意的村民, 带着不少东西去王老六家,哪想在门口就被拦下来, 连门都没进去。门守非常客气的向来者表示,家中主人吩咐, 除送信者外, 主家今明两日不见访客。门守把人劝回去了, 过来看望的村民, 嘴上没说什么,表情有些讪讪,心里对老六一家表示不满,一致认为老六家有几钱, 便臭摆架子,他们来看, 还什么不见访客。
  门里门外大有不同, 父子没回来前。王夫人并不知出了什么事,只知夫君坐马车出去了。夫妻多年,王夫人对夫君还算是比较了解,若不是出了大事, 以现在夫君万事不管的状态, 怎么可能会突然想到出门,且她还听说, 夫君出去之前王举业赶着牛车回来,把牛伤得不成样子。得出了多大的事,王举业才会那么大胆的赶车, 还把牛给伤了,好在牛没撂蹶子,不然……
  王夫人是越想越担心,越想越不安,王琇芸陪在母亲身边,心里也提着。母女两人连口水都没喝,不停的让仆人到门口看看,人回来了没有。一直到仆人传回老爷和小少爷无事归来,母女二人才将心落下。待人进了屋,母女均快速打量亲人是否安好,直到确认当真没什么,王夫人才开口问,出了什么事。
  王涣之把事情简单的讲了一下,母女二人均露出气愤的表情,随即王夫人便开始担忧,小儿子要经常往城里跑,外面又那么不安全,只带一位仆人绝对不行,且家里的仆人又不行武,今儿遇到一个劫匪,便打不过,若有下次可怎么得了。王夫人想起之前小儿提过要练武的事,当时还笑言,他们家当习文,现在却后悔得不行,也不知现在开始学来不来得及,要,就算来得及,去哪里寻会武之人。
  王夫人为小儿子的安全发愁,不论王修晋怎么劝,都不信不会有下次,甚至还言日后粮铺的事,让仆人去跑,他只需要在家里呆着看书,等日后参加科举。王修晋只能沉默,他不想说亲兄弟都参加科举的弊端,这会儿母亲正在担忧的劲头上,若他顶撞母亲,怕是会让母亲更加难过,母亲的身体不允许情绪有太大的起伏。
  听完母亲的询问之后,王修晋便回去抄书了,若再拖下去,他怕是要抄到明天早晨也不见得抄完。王举业跟在小叔的身后,想到要抄两本书,就垂头丧气,连连叹气。王修晋回头看了一眼王举业,“小小年纪叹什么气,不就是两本书,错了就当认惩,若不记忆犹新,日后恐再犯。”
  王举业立刻挺起背。王修晋转身之后,忍不住在心里叹气,说说容易,做起来哪那么容易,一本书啊!用毛笔抄,不是用钢笔,不是铅笔,是毛笔啊!他是练了挺长时间了,可抄书,想想手都疼,在心里叹了口气,这种事真不能想,越想越愁。
  城里,吴掌柜写完封,派人快马送进湘城。
  抄了一晚的书,在天明时终于写好,王修晋看着纸上的字,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希望父亲看到之后,不会因为字不好而让他重新再抄过。比起王修晋能够躺在床上小眯一会儿,王举业更为凄惨,两本相当不薄的书,等天大亮,他连一本都未抄完,苦着一张脸,纠结得不行,六爷爷会不会因为他没抄完书,而责怪他?
  早饭前叔侄二人带着成果去寻人,王涣之先看了看小儿子抄书的成果,又看了看王举业的,“一人完成,却不用心,一人未完成,同样不入心,重写。”
  叔侄二人同时嘴角扯了扯,苦下脸。王修晋现在手都酸,父亲从哪里看出他不用心的,整本书虽不能说倒背如流,却也记下不少东西。王修晋也就只敢在心里嘀咕,却不敢开口言说,他怕父亲开口便提问,而他书抄到后期,因为困对内容几乎没什么印象了,考前边的,还能答上一答。王修晋苦着脸,王举业都快要哭了,他手好疼,写得那么认真,六爷爷还说他不入心,好委屈。
  “六爷爷,我知道错了。”王举业弱弱的说着,左手偷偷的揉着酸痛的右手。
  “知错就好。”王涣之对王举业的认错态度非常满意,点了点头,转又开口,“只抄一本便可。”
  “谢谢六爷爷。”王举业觉得好心酸。
  “别高兴太早,若答不出我提的问题,便继续抄书。”王涣之看着两个孩子,“去吃早饭吧!”王涣之轻松的走在前面,王修晋和王举业互相看了一眼,均觉步伐沉重。
  早饭过后,王修晋先去看望替他受伤的仆人,见其养得不错,便吩咐管家每日给受伤的仆人煮些骨头汤,虽未伤到筋骨,但也可以形补形。管家应下后,便想今日去城里一趟,
  转身回院子,王修晋只觉头大,却仍硬着头皮,工整的抄书,书里的内容记下多少未知,字却比之前好了不少。
  吴掌柜的信送到湘城时,正巧湘城的掌柜有封加急的信要送进城京,掌柜便将两封信一同送进京。在湘城等放榜的王修柏时不时的会和同窗小聚,言谈之间又学到了不少东西。王修柏以为此次放榜仍需等待多日,不想五日后通过府试的名单便张贴出来。在此伺候王修柏的仆人早早便守在了榜下,努力的寻找主子的名字。因主子说他的名次不会太靠前,仆人便一直盯在后面,起初因没有看到主子的名字心提得高高,从名次靠后往前数,仆人在前十之中看到主子的名字。忙冲出了人群,“大少爷,大少爷,第七名。”
  王修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是第七名?开玩笑的吧!怎么可能?他在梧县时的名炊可是非常靠后的,到了府试怎么就成了第七!王修晋除了意外还是意外。想想之前参加了那么多年的科举,结果呢,别说府试了,连最开始的就没过,连父亲都被同僚嘲笑。“收拾东西,回王村。”
  “少爷,不留下参加官老爷的宴会吗?”仆人识字,在以前的那户人家也有陪过公子参加科举,对一些事还是很了解。听到大少爷讲要回家,便立刻小心的提醒。
  王修柏淡定下来,“寻人给家里送个信。”想想又拦下要走的仆人,府城贴榜,最迟明日梧县也会贴出县内参加府试学子的成绩。王修柏起初是高兴不知该做什么,恨不得能够立刻回家,与家人分享喜悦,不过很快人便冷静下来。刚刚仆人说知府的宴会,因他不住客栈,消息怕是会落后一些,便让仆人去打听,知府哪天设宴。这种场合,再不喜也要前去参加,以免落人口舌。
  当王修柏在府试中取得第七名的好成绩传到王村时,王村里的村民兴奋了,王老六眯着眼睛捋着胡子脸上虽没什么表情,可眼底的笑意出卖了他的心情。王修晋也挺高兴的,长兄的成绩不错,来年进京赶考不是问题,他可以彻底放弃读书了,不用为科举而累。
  王修柏在府城多停留了三天,便回到了王村,而远在京城的天子也收到了从湘城送过去的信。天子看着信中所写,王涣之为子冲进庙堂把劫匪喷到认罪,乐了。之前王涣之一直以养老的状态,不管家不营生,天子对他的印象越发的差,现在看完信之后,对王涣之的印象多少有些改善。手指敲了敲御案,“能言善道,才华四溢,让其回乡着实埋没了,不过脾气性子却不怎么样。”对王涣之的才华,天子还是非常肯定的,“让翰林给其想个合适的封号,朕阅过之后,下旨。”
  天子的话传到朝中文官的耳朵里,便开始议论纷纷,言官道此举不当,却没有上书喷人的理由,是皇上突然下旨的,若参本是参已经回老家的王宰相,还是参皇上,前者已不为官,后者,借他们几个胆也不敢参本啊!再说了,皇上只给了个封号,也没品级,更没封赏,把人参倒了也没什么好处,还不如盯着现在为官的人。
  信转到皇子手上时,着重点和天子完全不同,“可恶,贼人如此大胆,城门之处便敢行劫,城门守卫在做什么?”皇子怒拍桌子,“县令当真是梧县的父母官?居然能纵其犯多次。”
  李菻善偷偷看向皇子手中信,他知是湘城送来,再结合皇子的话,难道说是王修晋家里出了事!李菻善想看封,又觉不当,想问又不敢问,只能等着皇子往下说。
  “我要去见父皇,此等不为百姓做主的官,不配做父母官。”皇子怒气冲冲的走了,李菻善僵站在那,他是出宫回家呢?还是要留在这里等皇子?
  天家父子着重点不同,但不意味着天子没在信中看出问题,只不过事有大小,处理县令,不应该皇上直接出手,不然要知府做啥。见儿子进门后怒气冲冲的样子,听完儿子的话,天子叹了口气,这性子太急!
  第69章
  皇宫里, 皇子为县令不做为而气愤,被父皇轰出来后, 皇子倒是冷静了一些,他能想通县令上面还有知府管着, 可不是还有钦差, 可以先斩后奏吗?那个不做为的县令可以先罢了官才对。
  “为政, 当不了为一己之欲而为。”李菻善虽气县令放任那混账多次, 可当说的话,他仍要开口劝说皇子。“若不放心,可派壮丁保护王修晋。”
  皇子看向李菻善,压下心里的火气, 随即长叹,“难怪父皇言, 让我养性。”他的性子太过直, 遇到不满之事,便想要依心去处置,此乃为政者大忌。把因县令而起的火抛开,皇子倒是同意派壮丁的事, “也不知米掌柜到哪了?”
  米掌柜打着视察各地杂货铺的名义南下, 即是视察,就不能直奔湘城, 一路走走看看,米掌柜倒也发现不少事,处置了一批人后, 继续南下,心里却在盘算,视察之事可以隔个两三年便动一次,让那些爪子伸得太长的人,尝尝断手的滋味。
  王修柏回到家,便听说弟弟差点被打劫的事,仔细问过之后,王修柏便去那位把伤养得差不多好了的仆人房里,向仆人行了大礼,把仆人吓得不行,连连躲开。王修柏却言,“救清毅之弟,当受此拜。”又向管家询问一番后,便把仆人调去做门守,门守是家中最清闲的活,住的环境,也比几位仆人挤在同一屋中要好。
  仆人虽仍想给小少爷赶车,可也知自己身板太弱,对调他去守门,仆人并不在意环境好坏,也不觉得哪里不好。院子里的仆人哪个不羡慕被安排守门的那两人,住得不差,穿得也比普通仆人要好上一些,套用小少爷的话讲,守门的仆人是来访者最先看到的主家的脸面。
  王修晋对大哥的安排并未多言,他准备进城之后去寻几位从战场上回来的壮士,他不能总在家里宅着。壮士却不是那么好寻的,他们一家倒是高看仆人一眼,可在大环境下,并不是谁都如同他们,也不会认为保镖和下人有区别,在他们眼里,都是下人,谁有好好的营生不干,去给人做奴,自贬出身,就算是活不下去,也不能这么干,总要为后世子孙考虑。
  一连数几日寻不到人,王修晋心情不是很好,他没有办法改变人们的思想,也不能跳出去大喊,人人平等的话,他就没做到平等,家里中仆人的卖身契全据在手中,他便不会送还。
  “修晋,少东家得知你差点被劫后,送来四人。”吴掌柜早晨见到人,下午便寻到王村,最近天天见王修晋进城,以为今天也会去,左等右等也不见人,吴掌柜便跑一趟,身上还带着几份卖身契。
  王修晋看着吴掌柜,又看了看他手里的卖身契,考虑要不要收的同时,又在想吴掌柜也太瞒不住事了,什么都往外倒,连这等事也要跟他们东家讲。虽感激送及时雨,可心里总归是不舒服的,压下心中的不疼快,默念时代造就社会,不可改变。反复五次后,王修晋起身收下卖身契,再三让吴掌柜向其东家转达谢意。
  第二天和大哥去城里领人,见到高高大大的四名壮汉,王修晋心中羡慕,放在后世,便都是猛男啊!这方是真男人,不知他从现在开始练,能不能追上一二。带着人回到村中,立刻引来不少好事之人,待村长过来之后,村民则开始担忧,老六家如今有了打手,会不会寻之前那几户人家的麻烦。
  “就是去寻,也是他们活该,不就是看到六叔家有些钱,便想着把钱装进自己的包里,也不看看找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呸!”说完还不忘记吐了口吐沫,“村里的族老之前就不是觉得六叔回来了,不做官了,不用溜须拍马了,至于种地的事,不也想着摆着身份去压,处理那事时不轻不重,倒是五叔是个明白人,直接让儿子把人休了,你看村长家的那个,怎么着了,村长让他儿子休妻,结果咧,休个屁!现在好了,六叔家的大子过了府试,过完年就要进京赶考,看看那些个族老,天天想进六叔家门,进都进不去。”
  “进京也不见得一定能考中。”有人不爱听,便小声的嘀咕一句。
  “是不见得考中,可至少人家是有功名在身,连见了官老爷都不用跪拜。我看呐,就是这些年打着六叔的旗号,得了太多的便宜,有些人就心大了,把六叔家的当成自己的,也不想想虽是一个族的,上数三代,都不见得攀上多大的亲。”话说完,人便甩袖子离开了,与这些人同流,日后得不到什么好。
  村里如何议论,王修晋均不在意,给四人安排了住处之后,王修晋在自家的院子里慢慢的走着。初回王村时,谁会想到他们会过上如今的生活。抬步往祖宅走,王修晋意外的看到大哥在此院中,上前几步站到大哥的身边,轻唤。“大哥。”
  “修晋,难为你了。”王修柏拍了拍弟弟的肩膀,今日来的族老都言他撑起家业,可他心里清楚,真正撑起家的是弟弟,若没有弟弟抗起重任赚钱养家,便不会有他进学院与友交流,若没弟弟提点,便不会有他今日过府试,若没弟弟,他们家,怕是连饭都吃不起了,以他之力远不及弟弟。
  “大哥?”王修晋先是奇怪,随后便明大哥之意,“大哥言过,我亦是家中一子。”
  王修柏没再多言,只是又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有些话不是动嘴说的。“回去吧!听爹说弟之墨宝大有长进,不知为兄可否一观?”
  王修晋嘴角扯了扯,爹当真会坑儿子,就他那字,还大有长进,逗乐吗?他才不信大哥不知抄书一事。“我想起还有事要做,大哥若看墨宝不如去爹那里寻,我已多日未提笔。”说完王修晋便溜了。王修柏看着弟弟的身影,嘴角上翘,小孩子当是这般,想到以前,上翘的嘴角落下,转头看向祖宅,王修柏静立许久才转身往新宅的方向走去,他相信家中定会更好。
  几日之后,杂货铺总管事到达湘城,在湘城停留两日后便前往梧县,吴掌柜提前得到消息,知这位管事打京城来,一路之上处理了不少的掌柜,心里略有些没底。在梧县盘踞多年,说一点儿没贪不太现实,却也不敢贪得大数,可心难安,若因小利丢了工,怕是没人敢用他。
  吴掌柜心急,又略带怨念的想来的怎么不是少东家,会不会是少东家在此处时,他没有伺候周到?人,一心虚,想的便多,越想,心便更难安。
  米掌柜抵达梧县,未做停留直奔杂货铺的隔壁——王家粮铺。米掌柜一进门,于掌柜便认了出来,立刻迎上前,“米掌柜!”心有无数句问候之言,却硬生生的化了三个字。
  “你们东家可在?”米掌柜对铺子里的摆设略有些惊讶,见过不少粮铺的混乱,当然也有干净的,可仍比之此铺差上一些,进了铺子便让人一目了然,不显杂乱。
  “东家今日未进城,铺中之事,在下便能做主。”于掌柜硬挺着腰杆,心中给自己打气,同样是掌柜,米掌柜的气度,他也不差。
  “私人之事。”米掌柜原本想让掌柜派人递个信,让王修晋进城,后又觉得不妥,“还请于掌柜引荐。”
  于掌柜不傻,不会干出自掉身价的事,转身招来伙计,让他看好铺子,便引米掌柜往王村去。吴掌柜还在铺中等京城来的总管事。
  进了王村,米掌柜便见着那高高的亭楼,在城中不是没有高楼,可远不及眼前的气派,于掌柜指着高楼开口,“那便是我们东家的宅子,新建好不久,现在入了寒,院中无景,东家说春后,院内才有好风景。”
  米掌柜点头,对村中好奇望着他们的人,直接无视,皇子在他出来前嘱咐过,王村之内满是算计,虽不入流,仍是伤人。到达王家门口,看着高墙,米掌柜心中所想是,这家人到底有多不待见同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