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计议
滇省清军到底有多少人马?在当时应该没有人确切知道,只是言说清军势大难敌,多是谈虎se变,悚然相对。
唯独朱永兴,心中有数,不断计算着对峙双方的兵力对比,调整着相应的布署。很简单,史有记载,清军三路大举进攻西南各省时总兵力约有二十万,占领了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后,除去驻守占领区的兵力后,入滇清军大概就剩下了不到十一万。
如果不是南明军队降者如chao,使清军平添了十营兵丁,四万多人马,就凭这十一万清军想巩固占领云南,显然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事情。正因为指挥不当,缺乏统一布署,南明军队才全线失利,衬托出清军强大难敌,却使人们忽略了其内在的弱点和缺陷。
满洲八旗不适应气候和水土,又急于班师回去安逸享乐,不仅不愿意深入边荒地区作战,且主力不久就会离开云南。而清廷对吴三桂等人的安置未定,从历史上来看,吴三桂也有养敌自重的心思。综合各方面考虑,在此时挑战清军,清军未必会大举出兵,不能不说是个比较有利的时机。
直到九月份,雨季过了,李定国、白文选及各路大明残军也未能采取什么军事行动,甚至连sao扰xing的都没有,清军才敢大举出动,剿灭了元江那嵩的抗清起义。
即便是大举出动,清军的机动兵力顶多也不过五万多,剿灭元江那嵩是这么多人马,回师贵州镇压水西安坤起义,也差不多是这么多人马。起初是包括了尚未班师回朝的满洲八旗兵,后来则是由南明的降兵降将接替。
如果加上道路及粮草的因素,综合计算的话,朱永兴认为目前有可能对阵的清军顶多不会超过三万。如果真的有三万清军,如果清军真的迂回来攻腾冲,朱永兴当然不会死抗硬顶。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朱永兴心中默念十六字真言,却是暗自叹了口气。
理论和实践总是有距离,这是个无奈的事实。就凭着几句话,或者几篇文字,便能使部队具有打游击战的水平,显然是异想天开。知道了是一回事,掌握其中的jing髓,并且使军队具有这样的能力,非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实战不可。
气氛是凝重的,自打郑氏的马帮传回来最新的敌情变化后,便是这个样子。当面的清军将不再是张勇和甘陕绿营,很快便会加上广西提督线国安率领的汉军。按名声来算,这可是比甘陕绿营更加厉害的敌人。
而线国安的名头也很响亮,与孔有德同时降清,与总兵马雄堪称定南王属下最能打的两个人。自从李定国在衡阳逼得孔有德这个大汉jian自杀后,这个家伙为老主子报仇心切,在与明军作战中十分凶狠。作为清军取道广西北攻贵州的一路,线国安所部所过之处烧杀yin掠,可谓是血债累累,线国安更是个名副其实的刽子手。
线国安的先头部队已经与张勇的甘陕绿营会合一处,这也就是阻击阵地前压力不减,又多出很多清军火枪兵的原因。但云南地方“蹂躏至极,兵火残黎,朝不保夕。粮米腾贵,买备无出”,线国安的大部分兵力只能自带辎重粮草缓行于路,要到达前线还需时ri。
但朱永兴担心的并不是线国安的主力与张勇的甘陕绿营合兵一处,而是担心线国安见到此路艰险难攻,转而带主力沿怒江东岸向南行进后渡江,由松山攻龙陵,迂回包围踞守高黎贡山的明军。而一旦切断了高黎贡山明军与腾冲的粮道,则明军必将全军覆没。
“殿下,本王愿率本部人马前往松山、龙陵驻防,以抵挡清军。”
白文选见没人说话,知道该是自己首先进言的时候了。论官爵,自己新晋亲王,比朱永兴还要高一点;论实力,自己也是人马最多的一支,若不主动请缨,显然有**份和威严。
朱永兴轻轻点了点头,微笑道:“赵王勇担重任,不畏强敌,真可为吾等楷模。”停顿了一下,他又缓缓说道:“只是分兵布防,则易处于被动,一处疏漏则全盘崩溃。”
“不如趁线国安主力未至,我军集结全力猛攻,务求将敌击溃。”广昌侯高文贵见爵位高的白文选发了言,朱永兴似乎并不太赞同,便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位磨盘山二伏的猛将兄,说出的计划也是生猛无比,令朱永兴暗中咋舌。
“甘陕绿营,再加上上万八旗汉军,实力不可小觑。”怀仁侯吴子圣谨慎地说道:“张勇,线国安,又久经战阵,与之决战,胜负难料。”
“胜负难料那就是有取胜的希望喽!”高文贵斜了吴子圣一眼,显然对他的小心表示不满。
不打无把握之仗,即便一定被逼得要作战,也要尽量使胜算多添几成。朱永兴沉吟了一下,说道:“吾倒有一个粗陋想法,诸位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将,正好指点一下。”
“不敢。”三位大将急忙拱手以示谦虚。
朱永兴也不客套,指点着沙盘说道:“我军若逐个舍弃险要,步步后退,清军会如何行动?大概会以为我军有脱身之嫌,趁势进逼吧!既有希望从此直抵腾冲,想必他们不会舍近求远,再考虑由松山、龙陵迂回。吾已经再三询问过马帮老人及附近百姓,从山顶积雪和怒江水势来看,雨季很快即至,我们只须再坚持几ri,清军将举步维艰。”
“雨季能阻挡住清军?张勇、线国安,还有昆明的成丑和三鬼,皆久经沙场,天文地理应该知晓吧?”高文贵有些疑惑地问道。
“清军知道雨季,却不知道滇省雨季的厉害。他们可能会以为在贵州经历了艰难行军,在这里也同样能破除万难。”
朱永兴说到这里心里也打了个突,他在一瞬间想到了历史上远征军在此地雨季中苦战的事例,摔死、跌死、饿死、病死的尸体就倒在路边,两天就腐烂发臭,雨水把那个蛆啊、烂肉冲到狭窄的山路上,后面的士兵还要踩着向前行进,真是残酷悲壮得很。
;
唯独朱永兴,心中有数,不断计算着对峙双方的兵力对比,调整着相应的布署。很简单,史有记载,清军三路大举进攻西南各省时总兵力约有二十万,占领了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后,除去驻守占领区的兵力后,入滇清军大概就剩下了不到十一万。
如果不是南明军队降者如chao,使清军平添了十营兵丁,四万多人马,就凭这十一万清军想巩固占领云南,显然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事情。正因为指挥不当,缺乏统一布署,南明军队才全线失利,衬托出清军强大难敌,却使人们忽略了其内在的弱点和缺陷。
满洲八旗不适应气候和水土,又急于班师回去安逸享乐,不仅不愿意深入边荒地区作战,且主力不久就会离开云南。而清廷对吴三桂等人的安置未定,从历史上来看,吴三桂也有养敌自重的心思。综合各方面考虑,在此时挑战清军,清军未必会大举出兵,不能不说是个比较有利的时机。
直到九月份,雨季过了,李定国、白文选及各路大明残军也未能采取什么军事行动,甚至连sao扰xing的都没有,清军才敢大举出动,剿灭了元江那嵩的抗清起义。
即便是大举出动,清军的机动兵力顶多也不过五万多,剿灭元江那嵩是这么多人马,回师贵州镇压水西安坤起义,也差不多是这么多人马。起初是包括了尚未班师回朝的满洲八旗兵,后来则是由南明的降兵降将接替。
如果加上道路及粮草的因素,综合计算的话,朱永兴认为目前有可能对阵的清军顶多不会超过三万。如果真的有三万清军,如果清军真的迂回来攻腾冲,朱永兴当然不会死抗硬顶。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朱永兴心中默念十六字真言,却是暗自叹了口气。
理论和实践总是有距离,这是个无奈的事实。就凭着几句话,或者几篇文字,便能使部队具有打游击战的水平,显然是异想天开。知道了是一回事,掌握其中的jing髓,并且使军队具有这样的能力,非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实战不可。
气氛是凝重的,自打郑氏的马帮传回来最新的敌情变化后,便是这个样子。当面的清军将不再是张勇和甘陕绿营,很快便会加上广西提督线国安率领的汉军。按名声来算,这可是比甘陕绿营更加厉害的敌人。
而线国安的名头也很响亮,与孔有德同时降清,与总兵马雄堪称定南王属下最能打的两个人。自从李定国在衡阳逼得孔有德这个大汉jian自杀后,这个家伙为老主子报仇心切,在与明军作战中十分凶狠。作为清军取道广西北攻贵州的一路,线国安所部所过之处烧杀yin掠,可谓是血债累累,线国安更是个名副其实的刽子手。
线国安的先头部队已经与张勇的甘陕绿营会合一处,这也就是阻击阵地前压力不减,又多出很多清军火枪兵的原因。但云南地方“蹂躏至极,兵火残黎,朝不保夕。粮米腾贵,买备无出”,线国安的大部分兵力只能自带辎重粮草缓行于路,要到达前线还需时ri。
但朱永兴担心的并不是线国安的主力与张勇的甘陕绿营合兵一处,而是担心线国安见到此路艰险难攻,转而带主力沿怒江东岸向南行进后渡江,由松山攻龙陵,迂回包围踞守高黎贡山的明军。而一旦切断了高黎贡山明军与腾冲的粮道,则明军必将全军覆没。
“殿下,本王愿率本部人马前往松山、龙陵驻防,以抵挡清军。”
白文选见没人说话,知道该是自己首先进言的时候了。论官爵,自己新晋亲王,比朱永兴还要高一点;论实力,自己也是人马最多的一支,若不主动请缨,显然有**份和威严。
朱永兴轻轻点了点头,微笑道:“赵王勇担重任,不畏强敌,真可为吾等楷模。”停顿了一下,他又缓缓说道:“只是分兵布防,则易处于被动,一处疏漏则全盘崩溃。”
“不如趁线国安主力未至,我军集结全力猛攻,务求将敌击溃。”广昌侯高文贵见爵位高的白文选发了言,朱永兴似乎并不太赞同,便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位磨盘山二伏的猛将兄,说出的计划也是生猛无比,令朱永兴暗中咋舌。
“甘陕绿营,再加上上万八旗汉军,实力不可小觑。”怀仁侯吴子圣谨慎地说道:“张勇,线国安,又久经战阵,与之决战,胜负难料。”
“胜负难料那就是有取胜的希望喽!”高文贵斜了吴子圣一眼,显然对他的小心表示不满。
不打无把握之仗,即便一定被逼得要作战,也要尽量使胜算多添几成。朱永兴沉吟了一下,说道:“吾倒有一个粗陋想法,诸位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将,正好指点一下。”
“不敢。”三位大将急忙拱手以示谦虚。
朱永兴也不客套,指点着沙盘说道:“我军若逐个舍弃险要,步步后退,清军会如何行动?大概会以为我军有脱身之嫌,趁势进逼吧!既有希望从此直抵腾冲,想必他们不会舍近求远,再考虑由松山、龙陵迂回。吾已经再三询问过马帮老人及附近百姓,从山顶积雪和怒江水势来看,雨季很快即至,我们只须再坚持几ri,清军将举步维艰。”
“雨季能阻挡住清军?张勇、线国安,还有昆明的成丑和三鬼,皆久经沙场,天文地理应该知晓吧?”高文贵有些疑惑地问道。
“清军知道雨季,却不知道滇省雨季的厉害。他们可能会以为在贵州经历了艰难行军,在这里也同样能破除万难。”
朱永兴说到这里心里也打了个突,他在一瞬间想到了历史上远征军在此地雨季中苦战的事例,摔死、跌死、饿死、病死的尸体就倒在路边,两天就腐烂发臭,雨水把那个蛆啊、烂肉冲到狭窄的山路上,后面的士兵还要踩着向前行进,真是残酷悲壮得很。
;